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16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及接口技术,并对计算机的最新发展做了适度介绍。全书共分15章,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指令系统、MASM伪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8086微处理器结构、半导体存储器、输入/输出技术、中断、并行接口芯片8255A、串行通信、DMA控制器8237A、其他常用接口、PC机系统结构及总线技术和实验指南等。本书内容的组织力求深入浅出,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介绍为主,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材,以及自动化、机电等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自学人员参考使用。本书前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课程的前导课。本书以PC/XT为主要背景机,以8086/8088CPU为基础来介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工作原理及接口开发的相关知识。虽然Pentium机和Windows操作系统是当前PC机的主流,但不论是Pentium机还是Windows,其复杂性使其不适合应用于初学者的教学。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要掌握的是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和框架结构,而不是过多过杂的技术细节。同时,考虑到计算机本身的发展,本书中对一些新技术也做了相应的介绍。全书内容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指导思想与原则的要求,充分考虑了专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在内容的组织上,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介绍,结合实例重点介绍实用性较强的内容,对难度过大的内容只做少量介绍,使学生有的放矢,利于掌握所学内容。考虑到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学时限制,即不能提前一学期开出本课程的前导课《数字电路》,而是常出现《数字电路》与《微机原理》同时开课的情况,所以本书的第1章对本课程所需的前导知识做了较系统的总结,以满足这种情况下的教学需求。这也使得本书内容自成体系,便于自学者使用。另外,依据作者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汇编语言的学习是本课程的主要难点。为此,本书的第3章对主要指令做了尽可能详细的讲解,另外有意识地将指令分散于多章中讲解,以求分散难点。最后,专门用第15章对上机内容进行了具体的示范讲解,以使初学者能够领会并掌握汇编语言。全书共分15章,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指令系统、MASM伪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8086微处理器结构、半导体存储器、输入/输出技术、中断、并行接口芯片8255A、串行通信、DMA控制器8237A、其他常用接口、PC机系统结构及总线技术和实验指南等内容。书中有少量内容(如:浮点数的格式及表示范围等)对高职高专学生可能略有难度,但考虑到计算机等级考试,专升本考试等的需要,因此加了进来,教师在授课时可适当节选。书中凡以完整格式给出的程序均可直接使用,但须注意在向计算机内录入程序时,所有标点符号均应为西文符号;而书中为了显示清晰,故将程序代码中的逗号、引号和分号等改用了中文符号。王丰编写了本书的第2~15章,王兴宝编写了本书的第1章及附录,全书由王丰统稿。此外,参加本书编写及资料整理的还有孙连军、高政、孙凤美、王海鹏、陈光军、谭树芹等同志,本书由北方工业大学田红芳副教授担任主审。本书编写过程中,一直得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教材编辑室蔡喆主任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王丰2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