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材高职高专教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定 价:¥33.00

作 者: 王丰 等编著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高职高专通用教材
标 签: 微计算机技术

ISBN: 9787810775939 出版时间: 2005-03-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小16开 页数: 379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16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及接口技术,并对计算机的最新发展做了适度介绍。全书共分15章,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指令系统、MASM伪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8086微处理器结构、半导体存储器、输入/输出技术、中断、并行接口芯片8255A、串行通信、DMA控制器8237A、其他常用接口、PC机系统结构及总线技术和实验指南等。本书内容的组织力求深入浅出,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介绍为主,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材,以及自动化、机电等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自学人员参考使用。本书前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课程的前导课。本书以PC/XT为主要背景机,以8086/8088CPU为基础来介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工作原理及接口开发的相关知识。虽然Pentium机和Windows操作系统是当前PC机的主流,但不论是Pentium机还是Windows,其复杂性使其不适合应用于初学者的教学。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要掌握的是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和框架结构,而不是过多过杂的技术细节。同时,考虑到计算机本身的发展,本书中对一些新技术也做了相应的介绍。全书内容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指导思想与原则的要求,充分考虑了专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在内容的组织上,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介绍,结合实例重点介绍实用性较强的内容,对难度过大的内容只做少量介绍,使学生有的放矢,利于掌握所学内容。考虑到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学时限制,即不能提前一学期开出本课程的前导课《数字电路》,而是常出现《数字电路》与《微机原理》同时开课的情况,所以本书的第1章对本课程所需的前导知识做了较系统的总结,以满足这种情况下的教学需求。这也使得本书内容自成体系,便于自学者使用。另外,依据作者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汇编语言的学习是本课程的主要难点。为此,本书的第3章对主要指令做了尽可能详细的讲解,另外有意识地将指令分散于多章中讲解,以求分散难点。最后,专门用第15章对上机内容进行了具体的示范讲解,以使初学者能够领会并掌握汇编语言。全书共分15章,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指令系统、MASM伪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8086微处理器结构、半导体存储器、输入/输出技术、中断、并行接口芯片8255A、串行通信、DMA控制器8237A、其他常用接口、PC机系统结构及总线技术和实验指南等内容。书中有少量内容(如:浮点数的格式及表示范围等)对高职高专学生可能略有难度,但考虑到计算机等级考试,专升本考试等的需要,因此加了进来,教师在授课时可适当节选。书中凡以完整格式给出的程序均可直接使用,但须注意在向计算机内录入程序时,所有标点符号均应为西文符号;而书中为了显示清晰,故将程序代码中的逗号、引号和分号等改用了中文符号。王丰编写了本书的第2~15章,王兴宝编写了本书的第1章及附录,全书由王丰统稿。此外,参加本书编写及资料整理的还有孙连军、高政、孙凤美、王海鹏、陈光军、谭树芹等同志,本书由北方工业大学田红芳副教授担任主审。本书编写过程中,一直得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教材编辑室蔡喆主任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王丰2005年1月

作者简介

暂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1章 基础知识1.1 数制11.1.1 二进制11.1.2 十六进制41.1.3 八进制71.2 码制71.2.1 带符号数的编码71.2.2 数的定点表示与浮点表示111.2.3 ASCII码与BCD码131.2.4 如何理解计算机中数的多种表示形式141.3 常用数字逻辑器件151.3.1 基本门电路151.3.2 触发器 181.3.3 译码器21习题一22第2章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1 微型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232.1.1 概述232.1.2 硬件系统结构242.1.3 软件系统结构272.1.4 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312.2 PC机的编程结构322.2.1 8086 CPU的内部结构322.2.2 8086/8088的寄存器结构342.2.3 内存储器基础382.2.4 内存分段39习题二42第3章 指令系统3.1 寻址方式433.1.1 指令格式及操作数类型433.1.2 8086/8088的寻址方式443.2 8086/8088指令系统483.2.1 数据传送指令483.2.2 算术运算指令563.2.3 逻辑运算及移位指令623.2.4 转移控制指令703.2.5 处理器控制指令753.2.6 简单程序设计举例76习题三80第4章 MASM伪指令系统4.1 概述834.2 汇编语言语句种类与格式844.2.1 汇编语言语句的种类844.2.2 汇编语言语句的格式844.3 常用伪指令884.3.1 符号定义伪指令884.3.2 数据定义伪指令与变量884.3.3 标号及其属性924.3.4 析值/属性操作符及符号名定义语句934.3.5 段定义伪指令974.4 程序的段结构994.5 地址表达式1034.6 宏定义与宏调用1044.6.1 宏定义1044.6.2 宏调用1054.6.3 实例105习题四106第5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5.1 汇编语言软件开发步骤及输入/输出问题1085.1.1 汇编语言软件开发步骤1085.1.2 汇编语言编程时的输入/输出问题1085.2 顺序程序设计1115.2.1 字符串的输入/输出1115.2.2 BCD码的显示1125.2.3 查表1135.3 分支程序设计1145.3.1 基本分支程序设计1145.3.2 跳转表法实现分支1155.4 循环程序设计1165.4.1 循环程序的结构1165.4.2 循环程序设计1175.5 专题应用程序设计1195.5.1 子程序设计1195.5.2 代码转换原理及程序设计1275.5.3 BCD码运算及其程序设计1335.5.4 串操作指令及其程序设计135习题五140第6章 8086微处理器结构6.1 8086微理器工作模式与引脚功能1416.1.1 8086的工作模式1416.1.2 两种工作模式下共用引脚1416.1.3 最小模式引脚1436.1.4 最大模式引脚1446.1.5 8088与8086的差别1456.2 系统组成1466.2.1 锁存与收发1466.2.2 最小模式下的系统组成1486.2.3 最大模式下的系统组成1486.3 8086的总线操作与时序1496.3.1 指令周期、总线周期与T状态1496.3.2 8086总线读写周期1506.4 从80286到Pentium微处理器简介154习题六156第7章 半导体存储器7.1 概述1577.1.1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与技术指标1577.1.2 静态读写存储器SRAM1597.1.3 动态读写存储器DRAM1637.2 CPU与存储器的连接1657.2.1 主存容量的扩展方法1657.2.2 存储器的译码1687.2.3 8088与存储器连接实例1717.2.4 8086与存储器的连接1717.3 只读存储器及新型存储器1757.3.1 EPROM的使用1757.3.2 E2PROM使用及编程1767.3.3 新型存储器简介178习题七181第8章 输入/输出技术8.1 有关接口的基本概念1828.1.1 接口的概念与功能1828.1.2 接口信号的分类及基本结构1838.1.3 端口地址及编址方式1848.1.4 8086/8088的输入/输出指令1858.1.5 端口地址的译码问题1868.2 接口数据的传送方式1878.2.1 无条件传送方式1878.2.2 查询传送方式1878.2.3 中断传送方式1908.2.4 DMA传送方式190习题八192第9章 中断9.1 中断概述1939.1.1 中断的概念1939.1.2 中断源1939.1.3 中断类型1949.1.4 中断类型号1959.1.5 中断矢量表1959.2 中断处理过程1969.2.1 中断请求1969.2.2 中断响应1999.2.3 中断处理2009.2.4 中断返回2009.3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2019.3.1 8259A的结构与引脚2029.3.2 8259A中断响应时序2059.3.3 8259A的工作方式2069.3.4 8259A的命令字2089.3.5 8259A的编程及其在PC机中的应用2149.4 中断服务程序的编写2159.4.1 中断服务程序编写的基本问题2159.4.2 中断服务程序实例217习题九220第10章 并行接口芯片8255A10.1 8255A概述22210.1.1 8255A的主要特性22210.1.2 8255A的内部结构22210.1.3 8255A的引脚22310.2 8255A的控制字22410.2.1 工作方式控制字22410.2.2 C口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22510.3 8255A的工作方式22610.3.1 方式0:基本输入/输出22610.3.2 方式1:带选通的输入/输出22710.3.3 方式2:带选通的双向输入/输出22910.4 8255A的编程230习题十235第11章 串行通信11.1 串行通信概述23611.1.1 串行通信的特点23611.1.2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23611.1.3 串行接口概述24011.2 RS232C串行接口标准24211.2.1 电气特性24211.2.2 接口信号功能24311.2.3 信号线的连接24511.3 异步通信接口芯片825024611.3.1 INS 8250的结构和外部特性24611.3.2 INS 8250的寄存器24811.3.3 INS 8250的编程255习题十一261第12章 DMA控制器8237A12.1 DMA控制器概述26212.1.1 DMAC的结构与作用26212.1.2 DMAC内部的寄存器26312.2 Intel 8237A概述26412.2.1 8237A的特点26412.2.2 8237A的引脚26412.2.3 8237A的内部结构26612.2.4 8237A的寄存器26712.3 8237A的软件命令27312.4 8237A的工作时序27312.4.1 正常DMA读写操作27412.4.2 扩展写与压缩时序27512.5 8237A的初始化及其在PC机中的应用27612.5.1 8237A的初始化27612.5.2 8237A在PC机中的应用277习题十二278第13章 其他常用接口13.1 定时/计数器825327913.1.1 8253定时/计数器概述27913.1.2 8253的工作方式28113.1.3 8253的控制字与编程28413.2 A/D与D/A接口28713.2.1 概述28713.2.2 D/A转换接口28813.2.3 A/D转换接口29413.3 人机交互设备30113.3.1 键盘30213.3.2 LED显示器30413.3.3 打印机接口30613.3.4 CRT显示器及其接口309习题十三315第14章 PC机系统结构及总线技术14.1 PC机的软件系统31614.1.1 DOS的功能、结构及引导过程31614.1.2 DOS功能调用31714.1.3 磁盘文件管理31814.1.4 BIOS中断功能调用32414.2 PC/XT硬件结构32914.2.1 PC/XT主板结构32914.2.2 CPU子系统32914.2.3 接口部件子系统33014.2.4 ROM子系统和RAM子系统 33314.3 总线技术33414.3.1 总线概述33414.3.2 典型总线简介33614.3.3 PC/XT总线340习题十四343第15章 实验指南15.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上机简介34415.1.1 汇编语言部分的上机34415.1.2 硬件部分的上机34615.2 汇编语言上机指导34815.2.1 DEBUG使用详解34815.2.2 MASM使用详解 36015.2.3 LINK使用详解36115.2.4 用DEBUG调试程序示例36315.2.5 程序员工作平台PWB介绍369附录附录AASCII码表372附录B中断向量一览表373附录C8086/8088指令速查表374附录DMASM出错信息表375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