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对象建模与geodatabase 1
1.1 用GIS为对象建模 2
1.1.1 为一个系统建模的诸多途径 2
1.1.2 数据模型以地图用途为导向 2
1.2 地理数据模型进展 4
1.2.1 CAD数据模型 4
1.2.2 coverage数据模型 4
1.2.3 geodatabase数据模型 5
1.2.4 对象交互情境 5
1.2.5 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优点 7
1.3 geodatabase——地理数据的存储 8
1.3.1 用矢量数据表示特征 8
1.3.2 用栅格表示格网化数据 8
1.3.3 用TIN表示表面 8
1.3.4 用定位器查找地址 8
1.4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中的特征 10
1.4.1 统一数据模型 10
1.4.2 可扩展特征 10
1.4.3 特征和面向对象 10
1.5 提供地理数据 12
1.5.1 geodatabase如何扩展数据库 12
1.5.2 个人型和多用户型geodatabase 12
1.5.3 开放的和可升级的数据服务器 12
1.6 存取地理数据 14
1.6.1 通过ArcObjects存取数据 14
1.6.2 以简单特征存取数据 14
1.6.3 通过SQL存取数据 14
1.7 建立数据模型 16
1.7.1 geodatabase设计 16
1.7.2 指导geodatabase设计的方针 18
1.8 UML对象图阅读指南 19
1.9 技术趋势 21
第2章 地图如何表达信息 23
2.1 地图的用途 24
2.1.1 地图能做什么? 24
2.1.2 地图是什么? 24
2.2 地图如何表达信息 25
2.2.1 地图如何表达地理信息 25
2.2.2 显示离散的特征 25
2.2.3 显示影像和采样格网 25
2.2.4 显示表面 25
2.2.5 地图如何描绘属性 26
2.2.6 地图如何展示空间关系 26
2.3 地图的构成 27
2.3.1 地图及其要素 27
2.4 用图层来表示地理 28
2.4.1 图层抽取地理数据 28
2.4.2 图层的类型 29
2.5 用符号描绘特征 30
2.6 特征层的描绘 32
2.6.1 绘出特征 32
2.6.2 绘出特征的类别 32
2.6.3 绘制特征的数量 33
2.6.4 绘制多种属性 35
2.7 属性值的分类 36
2.7.1 分类方法 36
2.8 专题、光谱和像片数据的显示 38
2.8.1 栅格中的数据类型 38
2.8.2 栅格层的绘图方法 39
2.9 TIN图层的表面可视化表达 41
2.9.1 TIN的要素 41
2.9.2 TIN图层的绘制方法 41
第3章 GIS数据表达方式 45
3.1 GIS基本原理 46
3.1.1 GIS组成要素 46
3.2 GIS的多种应用 48
3.2.1 GIS应用小结 50
3.3 世界的三种表达方式 51
3.3.1 数据表达模型 51
3.4 为表面建模 52
3.4.1 表面栅格法 52
3.4.2 等高线法 52
3.4.3 不规则三角网法 52
3.5 为影像数据或采样数据建模 54
3.5.1 栅格数据集 54
3.6 为离散特征建模 56
3.6.1 特征数据集 56
3.6.2 特征、网络与拓扑 57
3.6.3 特征与地图学 57
3.7 空间数据表示方法比较 58
3.7.1 空间数据表达方式的选择 59
第4章 地理数据的结构 61
4.1 目录与数据连接 62
4.1.1 目录 62
4.2 geodatabase、数据集和特征类 64
4.2.1 组织地理数据 64
4.3 ArcInfo工作空间和coverage 66
4.3.1 工作空间和地理数据 66
4.3.2 coverage、特征和拓扑 66
4.4 shapefile和CAD文件 68
4.4.1 shapefile 68
4.4.2 CAD图 68
4.5 地图和图层 70
4.5.1 地图文档、模板和格式 70
4.5.2 图层 70
4.6 矢量数据集的结构比较 72
4.7 矢量数据集中特征的几何形态比较 73
第5章 智能特征 75
5.1 特征的性质 76
5.1.1 geodatabase数据模型中的特征 76
5.1.2 智能特征 77
5.2 特征智能化的步骤 78
5.2.1 逐步添加智能 78
5.2.2 小结 78
5.3 设计geodatabase 80
5.3.1 创建geodatabase 80
5.3.2 组织特征数据集和类 80
5.3.3 使用子类 80
5.4 在表中存储数据 82
5.4.1 表与行 82
5.5 特征的形状与范围 84
5.5.1 特征与几何 84
5.5.2 特征与空间参考 84
5.6 属性:对象的性质 86
5.6.1 属性的类型 86
5.7 用子类添加简单行为 88
5.8 确认属性 90
5.9 对象间的关系 92
5.9.1 关系的分类 92
5.9.2 关系和关系类 92
5.9.3 注记和注记类 95
5.10 扩展对象类 96
5.11 geodatabase对象模型 98
第6章 特征的形状 101
6.1 几何图形和特征 102
6.1.1 几何系统 102
6.1.2 特征几何图形 102
6.1.3 特征几何图形的组成成分 103
6.1.4 特征几何图形的属性 104
6.2 构建几何图形 105
6.3 判断空间关系 110
6.4 应用拓扑算子 112
6.5 几何对象模型 114
第7章 用版本管理工作流 115
7.1 使用版本 116
7.1.1 设计情境 116
7.2 长事务和geodatabase 118
7.3 版本的基本理论 120
7.3.1 基本概念 120
7.3.2 为什么版本能够很好地工作 121
7.4 编辑版本化的geodatabase 122
7.5 工作流的类型 124
7.5.1 小结 124
第8章 用网络进行线性建模 127
8.1 对基础设施建模 128
8.1.1 网络及其应用 128
8.2 网络模型 130
8.2.1 几何网络 130
8.2.2 逻辑网络 130
8.3 特征如何连接 132
8.3.1 连接规则 133
8.4 网络特征 134
8.4.1 网络特征概述 134
8.5 网络流 139
8.5.1 源和宿 139
8.5.2 无效特征 140
8.5.3 不定向流 140
8.5.4 初始化流 141
8.5.5 权重 141
8.6 网络分析 142
8.6.1 追踪 143
8.6.2 权重 143
第9章 基于像元的栅格建模 147
9.1 用栅格表示地理 148
9.1.1 栅格数据的形式 148
9.1.2 栅格数据的类型 149
9.2 栅格数据的运用 150
9.3 栅格数据模型 152
9.3.1 像元属性 152
9.3.2 数据类型 152
9.4 栅格的显示与分析 154
9.5 栅格的空间背景 156
9.6 栅格格式 158
第10章 用TIN进行表面建模 161
10.1 表面的表示 162
10.1.1 表面的性质 162
10.2 TIN的结构 164
10.2.1 不规则三角网的定义 164
10.3 表面特征建模 166
10.3.1 表面形态的表示 166
10.3.2 功能表面 166
第11章 查找位置 169
11.1 使用位置 170
11.1.1 位置数据的分类 170
11.2 将位置转换为地图特征 172
11.2.1 定位器 172
11.3 转换x,y位置 173
11.4 转换地址 174
11.4.1 将地址匹配到街道 175
11.4.2 通过连接地址来查找地点 176
11.4.3 查找街道交叉口 176
11.4.4 查找建筑物地址 176
11.5 转换地名 177
11.6 转换邮政区 178
11.7 转换路径位置 179
第12章 geodatabase设计指南 181
12.1 设计的意图与宗旨 182
12.1.1 设计的需要 182
12.1.2 设计的目的 182
12.1.3 设计方针 183
12.2 设计步骤纵览 184
12.3 第1步:为用户视图建模 186
12.3.1 确定机构职能 186
12.3.2 定位数据来源 186
12.3.3 将数据组织为逻辑分组 186
12.4 第2步:定义实体和关系 188
12.5 第3步:确定实体的表达方式 190
12.6 第4步:匹配到geodatabase数据模型 192
12.6.1 确定geodatabase表达方式 192
12.7 第5步:组织成地理数据集 194
索引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