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ERP原理与管理思想
第1章 Gannor公司是如何提出ERP的
1. 1 尊重历史
1. 2 Gartner定义的深远影响
1. 3 制造业的信息化系统
1. 4 ERP内部集成与MRPⅡ
第2章 从优化业务流程谈信息集成的必要性
2. 1 从流程优化的需要理解信息化与管理的关系
2. 1. 1 全局观念和全流程
2. 1. 2 增值与共羸--优化流程的终极目的
2. 1. 3 流程的可视化
2. 2 信息集成与实时共享
2. 2. 1 信息孤岛割断了流程
2. 2. 2 信息集成与实时共享
2. 2. 3 信息集成的条件
2. 2. 4 知情与知用
第3章 用信息集成的观念理解MRP到ERPⅡ
3. 1 MRP--物料需求计划
3. 2 MRPⅡ--制造资源计划
3. 3 ERI--企业资源计划
3. 3. 1 ERP出现的背景
3. 3. 2 ERP的发展过程
3. 3. 3 ERP的管理模式--协同商务
3. 3. 4 ERP系统的支持平台
第4章 物料信息的集成
4. 1 集成物料信息的模型
4. 2 MRP的逻辑流程
4. 3 MRP系统
4. 4 需求与供应的平衡
4. 5 MRP不考虑能力限制吗
第5章 MRP系统的时间概念
5. 1 时间三要素
5. 1. 1 计划期
5. 1. 2 时段
5. 1. 3 时区与时界
5. 1. 4 时区与定单状态
5. 2 提前期
5. 3 五种作业时间
第6章 效益指导物流--MRPⅡ
6. 1 战术与战略的统一
6. 2 物流与资金流信息集成
6. 2. 1 静态集成
6. 2. 2 动态集成
6. 3 MRPⅡ的其他功能扩展
6. 4 MRPⅡ基本子系统配置
第7章 全球经济与供需链管理
7. 1 供需链的意义
7. 2 形成供需链的五种流
7. 2. 1 信息流
7. 2. 2 物流
7. 2. 3 资金流
7. 2. 4 价值流
7. 2. 5 业务流
7. 3 供需链管理与信息技术应用
7. 4 供需链管理的相关管理思想
7. 4. 1 精益生产
7. 4. 2 敏捷制造
7. 4. 3 约束理论
7. 4. 4 价值链
7. 4. 5 准时制生产
7. 4. 6 全面质量管理
7. 4. 7 业务流程重组
第8章 ERP的信息集成及扩展系统
8. 1 ERP内部集成的扩展功能
8. 2 ERP外部集成的扩展功能
8. 2. 1 上下游集成与分析功能
8. 2. 2 产品管理信息化与业务管理信息化集成
8. 2. 3 大集成趋势
第9章 实施ERP容易忽视和误解的几个主要问题
9. 1 信息化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
9. 2 信息化的需求与目标
9. 2. 1 形形色色的目标
9. 2. 2 制订目标要注意什么
9. 3 上线就是成功吗
9. 4 支持源于受益
9. 5 谁唱主角
9, 6 "ERP是软件"
9. 7 浅析"以财务为中心"
9. 8 起跑线的差距
9. 9 最大的国情
9. 10 管理模式的国界
第10章 ERP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0. 1 发展历史
10. 1. 1 起步
10. 1. 2 外国软件商涌入
10. 1. 3 国产软件的兴起
10. 2 ERP系统在我国推行的问题
10. 2. 1 规范市场问题
10. 2. 2 宣传普及问题
10. 2. 3 壮大队伍问题
10. 2. 4 交流提高问题
10. 2. 5 大中小集成问题
第2部分 ERP内部集成的应用
第11章 制造业的生产类型和需求响应策略
11. 1 离散生产与流程生产
11. 1. 1 离散生产
11. 1. 2 流程生产
11. 2 需求响应策略
11. 2. 1 需求周期与供应周期
11. 2. 2 需求响应策略的类型
11. 2. 3 产品生命周期与需求响应策略
第12章 基础数据
12. 1 数据规范与准确性
12. 1. 1 信息化管理需要绿色信息
12. 1. 2 保证数据准确的措施
12. 2 数据类型
12. 3 主要基础数据
12. 4 字段类型
第13章 编制物料清单
13. 1 物料和产品结构
13. 1. 1 物料的定义和特性
13. 1. 2 产品是由众多"单层结构"组成的
13. 1. 3 编制物料清单的顺序
13. 2 物料分类
13. 3 物料编码
13. 3. 1 物料编码的基本要求
13. 3. 2 物料编码含义问题
13. 3. 3 其他注意事项
13. 3. 4 相关的对照代码
13. 4 物料主文件
13. 5 物料清单
13. 5. 1 物料清单的作用
13. 5. 2 制造BOM与设计BOM
13. 5. 3 建立物料清单的方法
13. 5. 4 物料清单的类型
13. 5. 5 虚拟件
13. 5. 6 模块化物料清单
13. 5. 7 产品结构的类型
13. 6 设计变更通知
13. 7 物料清单的准确度
第14章 需求管理
14. 1 需求管理的意义
14. 2 需求类型与需求响应策略
14. 2. 1 分销需求
14. 2. 2 销售合同(定单)
14. 2. 3 需求预测
14. 2. 4 其他需求
14. 3 CPFR模式
14. 4 创造需求
14. 5 销售管理
14. 5. 1 销售管理的内容
14. 5. 2 客户信息
第15章 计划与控制
15. 1 计划与控制的作用
15. 2 计划与控制流程
15. 3 经营规划
15. 4 销售与运作规划
15. 4. 1 销售与运作规划的定义
15. 4. 2 销售与运作规划的作用
15. 4. 3 销售与运作规划与主生产计划的区别
15. 4. 4 销售与运作规划的编制
15. 5 主生产计划
15. 5. 1 作用与意义
15. 5. 2 计划对象与方法
15. 5. 3 MPS报表及其应用
15. 5. 4 需求计算
15. 5. 5 计划的重排与部分修订
15. 5. 6 主生产计划员
15. 5. 7 保持计划稳定可行
15. 6 物料需求计划
15. 6. 1 作用与意义
15. 6. 2 MRP的信息处理
15. 6. 3 不同产品不同层次相同零件的MRP运算
15. 6. 4 考虑损耗的MRP运算
15. 7 特殊生产类型的计划
15. 7. 1 定单组装与多层MPS
15. 7. 2 定单设计与项目计划
15. 7. 3 重复生产与有限能力排产
15. 7. 4 分销资源计划
15. 7. 5 流程工业的计划特点
第16章 能力计划
16. 1 能力计划流程
16. 1. 1 远期能力计划
16. 1. 2 中期能力计划
16. 1. 3 近期能力计划
16. 2 物料计划与能力计划
16. 2. 1 间歇式生产
16. 2. 2 流水式生产
16. 3 能力计划基础数据
16. 3. 1 工作中心
16. 3. 2 工艺路线
16. 3. 3 加工提前期的作业时间
16. 3. 4 工作日历
16. 4 粗能力计划
16. 4. 1 输入与输出信息
16. 4. 2 运算方法
16. 5 能力需求计划
16. 5. 1 逻辑流程图
16. 5. 2 7 工作中心能力负荷图
16. 5. 3 追溯负荷
16. 6 投入/产出控制
16. 7 有限能力排产(FCS)
16. 8 约束理论的D-B-R法
16. 9 高级计划与排产(APS)
第17章 生产作业控制
17. 1 控制的意义和内容
17. 2 计划指令
17. 2. 1 加工单
17. 2. 2 派工单
17. 3 反馈信息
17. 3. 1 序跟踪报告
17. 3. 2 工作中心完工报告
17. 4 确定工序优先级
17. 5 常用调度措施
17. 6 拉动作业
17. 6. 1 看板作业
17. 6. 2 反冲法
17. 7 制造执行系统
第18章 库存管理
18. 1 物料管理
18. 1. 1 物料管理的重要性
18. 1. 2 物料经理
18. 2 库存管理
18. 2. 1 库存控制
18. 2. 2 库存目的
18. 2. 3 库存费用
18. 2. 4 库存事务
18. 3 安全库存与安全提前期
18. 3. 1 安全库存
18. 3. 2 安全提前期
18. 4 定货批量
18. 4. 1 批量规则
18. 4. 2 批量增量
18. 4. 3 损耗及有效成分
18. 5 补充库存的方法
18. 5. 1 定货点法
18. 5. 2 两箱法
18. 6 库存盘点
18. 6. 1 物料的ABC分类
18. 6. 2 循环盘点
18. 6. 3 维护库存信息的准确性
18. 7 仓库与货位
第19章 采购管理
19. 1 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19. 2 成本由谁定调
19. 3 采购管理观念的转变
19. 3. 1 合作伙伴
19. 3. 2 协同作业
19. 4 采购模式和采购流程
19. 4. 1 间歇式定货生产
19. 4. 2 重复性生产与VMl
19. 5 总体拥有成本的应用
19. 5. 1 TCO概述
19. 5. 2 TCO分析
19. 6 选择供应商
19. 6. 1 选择供应商的标准
19. 6. 2 减少同一物料供应商的好处
19. 7 集中与分散采购
第20章 产品成本
20. 1 管理会计
20. 1. 1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20. 1. 2 标准成本体系
20. 2 责任会计制
20. 2. 1 责任会计的原则
20. 2. 2 成本中心
20. 2. 3 利润中心
20. 3 产品成本构成
20. 3. 1 成本构成
20. 3. 2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20. 3. 3 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
20. 4 产品成本计算
20. 4. 1 计算产品成本的基础数据
20. 4. 2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20. 4. 3 间接费分配
20. 5 作业成本法
20. 5. 1 作业成本法的意义
20. 5. 2 作业成本法的间接费分配
20. 5. 3 计算步骤
20. 6 成本类型
20. 6. 1 标准成本
20. 6. 2 实际成本
20. 6. 3 模拟成本
20. 7 成本差异分析
20. 7. 1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0. 7. 2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20. 7. 3 变动间接费差异
20. 7. 4 固定间接费差异
20. 8 决策应用
20. 8. 1 贡献毛益
20. 8. 2 差量分析
20. 8. 3 本量利分析
20. 8. 4 盈亏平衡点分析
20. 8. 5 预测利润和目标销售量
20. 8. 6 定价决策
第3部分 项目管理与EPR实施
第21章 项目管理
21. 1 概述
21. 2 ERP项目的项目周期
21. 2. 1 项目周期的阶段
21. 2. 2 项目实施周期的跨度
21. 3 ERP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
21. 4 前期阶段
21. 4. 1 前期工作的内容
21. 4. 2 决策
21. 5 项目定义
21. 6 工作分解与项目计划与控制
21. 6. 1 工作细分结构
21. 6. 2 编制项目计划
21. 6. 3 控制项目计划
21. 7 ERP项目组织
21. 7. 1 领导小组
21. 7. 2 实施小组
21. 7. 3 职能业务组
21. 8 中层经理的作用
21. 9 项目经理人选
21. 9. 1 项目经理的条件
21. 9. 2 项目经理的权限
21. 9. 3 项目经理工作注意事项
21. 10 创建团队精神
第22章 防范风险与成功的条件
22. 1 风险管理
22. 1. 1 ERP项目的风险是可以防范的
22. 1. 2 ERP项目的主要风险
22. 2 成功率的争议
22. 3 先天条件
22. 4 后天条件
22. 5 谁对ERP项目成功负责
22. 5. 1 软件商能对成败负责吗
22. 5. 2 能否成功在于企业自身
第23章 需求分析
23. 1 宏观需求分析
23. 2 微观需求分析
23. 2. 1 业务流程分析
23. 2. 2 信息流程分析
第24章 项目目标
24. 1 实现企业战略
24. 2 高标准定位
24. 3 制订目标的注意事项
第25章 投资效益分析
25. 1 投资和回报的估算
25. 1. 1 效益从何而来
25. 1. 2 不要忽略任何资金投入
25. 2 分析方法
第26章 制造业行业特点与软件选型
26. 1 制造业的行业分类及"行业解决方案"
26. 2 选型不是侃价
26. 3 选择ERP软件
26. 3. 1 勿为名称所误
26. 3. 2 如何看待软件产品
26. 3. 3 如何看待实施服务
26. 3. 4 软件商的管理策略
26. 3. 5 如何看待价格
26. 3. 6 系统配置
26. 4 知理-知己-知彼原则
26. 4. 1 规范选型流程
26. 4. 2 先软件后硬件
26. 5 具体选型步骤
26. 6 洽谈注意事项
26. 7 选择软件的几点忠告
26. 8 自行开发问题
26. 9 国产软件和进口软件
26. 10 选择咨询公司
26. 11 项目监理
26. 12 双向选择问题
第27章 实施要点
27. 1 ERP内部集成的实施进程
27. 1. 1 由里及外
27. 1. 2 实施进程
27. 2 有利切换的几个环节
27. 3 培训工作
27. 3. 1 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27. 3. 2 培训内容
27. 3. 3 培训工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27. 3. 4 教室与教具
27. 3. 5 制作投影片注意事项
27. 4 数据准备
27. 4. 1 信息化管理对数据的要求
27. 4. 2 影响数据准确的因素
27. 4. 3 数据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27. 5 模拟运行
27. 5. 1 模拟运行的意义
27. 5. 2 模拟运行的层次
27. 6 工作准则与工作规程
27. 7 系统切换
第28章 业务流程重组
28. 1 业务流程重组的必要性
28. 2 正确理解业务流程重组
28. 3 变革管理
28. 3. 1 如何看待阻力
28. 3. 2 值得参考的变革要领
28. 3. 3 变革与文化
28. 4 业务流程重组注意事项
28. 5 业务流程重组与信息技术
28. 6 信息技术应用与流程重组
28. 6. 1 MRP应用与业务流程重组
28. 6. 2 供需链管理与业务流程重组
第29章 项目实施评价
29. 1 业绩评价是企业自我检查的增值流程
29. 2 评价必须对照目标
29. 3 实施评价的"平衡记分卡"
29. 3. 1 平衡记分卡
29. 3. 2 ERP内部集成项目实施的"平衡记分卡"
29. 4 MRPⅡ项目实施评价
参考文献
</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