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叙述了牙体预备的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铸造金属和瓷修复体牙体预备的基本原则,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同时对牙体预备常用的器械及特殊情况下的牙体预备方法进行了介绍。本书所叙述及图示的技术方法非常简明清楚,指导性及实用性均较强,是牙体修复医师不可多得的一本专业书。本书前言铸造金属和瓷修复是口腔修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强度优势和包绕性外形特点,故用铸造冠修复体重建单个牙齿和恢复缺失牙可以做到经久耐用,在这一方面任何其他修复方式都不可能与之相比。瓷修复体可被制作得逼真到连专家都很难将其与自然邻牙区分开来的程度。对于能够精心维护义齿的患者,使用制作精良的铸造修复体30年甚至40年是完全可能的。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很多情况不是这样。无论是铸金属、全瓷还是金瓷结合修复体,能否成功地长期使用首先取决于正确的诊断和精心设计的治疗方案。只有选材和牙体预备设计与患者的需求一致,才能给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在当前这个重视每日生产定额的“财政牙科学”时代,值得我们牢记的是应该优先考虑患者的需要而不是牙科医师的需要。制定治疗方案涉及牙周处置、取模材料和取模技术、殆关系、粘接、美观等许多环节,牙体预备的重要性往往在这一过程中被忽略。有一种偏见认为牙体预备是普通的、技术性的和无关紧要的,毕竟这些预备都会被修复体“掩盖”,没人能看得见。有一牙科教程筹划人甚至宣称他能够训练大猩猩(可能就是那只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用来执行“有人驾驶”太空计划的大猩猩吧)预备全冠。有些医师尚未意识到牙体预备其实是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预备时应做到操作非常熟练,细节处理极度精心,因为随后的一切——牙髓活力、牙周组织的健康、良好的美观效果、正确殆关系的建立、保护残存的牙体结构以及修复体的使用寿命本身都取决于牙体预备的结果。正如M…erL博士总结的那样“在固定修复的临床过程中,没有任何其他步骤比牙体预备质量更能展示医生的仔细程度、技术水平和判断能力。”牙体预备并非一直都像现在这样重要,随着技术的发展,铸造修复体的适合度越来越精确,其意义才逐渐被大家重视。伴随修复体制作技术的进步,修复体设计的复杂性j以及精密复杂修复对固位体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虽然早在1746年Fauchard就开始使用带根管内固位钉的轴冠,但直到1849年Beers发明了具有焊金填充锻造牙尖的金壳冠并于1873年取得专利后,包绕性牙体修复才得以应用。1883年Matheson将其改进为开面冠。1885年Benneti推出了垂直半套冠,出现了真正的局部覆盖修复体。通过不断改良,1901年CarmichaeI开发出早期的3/4冠。3/4冠最初不是铸造冠,而是通过将焊金注入衬在预备体上的金箔模内制成,其中沟槽内填充煅造金属丝。与之相似,嵌体也通过将焊金注入与预备窝洞形状一致的金箔模内制成。1907年Taggart将失蜡法技术应用于牙科修复领域,使冠内外修复体的适合度都得到了提高。在不断推出新型金属修复体的同时,还研制出能使患牙美观和功能都能得以恢复的修复体。其代表性进展就是Land于1886年推出的瓷甲冠。这些进展促使医师对当时的牙体预备方式进行改进,以充分利用新设计和新材料的优势。在过去的1OO年里,许多医师对本书中涉及的牙体预备设计和技术做出了贡献。一些设计和技术试用后曾一度被放弃,后来随着新材料、新器械的使用使旧有的理念得以实现,又被当作“新进展”重新应用。本书中我们时刻不忘列出与某一理念有关的所有人,即使包括那些传统上未被承认与这些理念相关的个人。但无疑会有遗漏,在此,我们向那些为提升口腔修复品质做出了我们尚未认知的贡献的医师们表示歉意。从~开始,牙齿修复方法受制于现有技术水平的程度就远远大于医师的开创性本身。1891年,因为当时预备器械还很简单粗糙,体型较大而且易钝化,GVBIack的预防扩展预备概念只能得到部分实施。其后近半个世纪才开发出牙科用金刚砂和钨钢切割器械,而且直到手机转速显著提高后其效能才得到充分发挥。这些技术的进步并没有减少对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牙科医师的要求,相反,对其技术和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的工艺技术对经验丰富的医师意味着完成更多更好的修复,而对于一个尚未掌握专业技能的医师则意味着制造巨大的伤害。我们的愿望是使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更好地理解牙体预备的基本原理,我们还希望书中显示的实际技术方法明了达意,帮助初学者掌握这些传承的技能,从而成为优秀的修复医师。本书还针对高年级牙学院学生就一些不常使用的设计方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本书也可作为牙体预备基本原理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