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50年的我国海洋科学调查研究史不难看出,海底地形地貌调查和研究历来是绝大多数海洋调查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部分,但以其为主要目的的调查研究却很少,而把它们作为基础资料和背景内容的则较多。因此,以海底地形地貌调查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的论著就更为少见。随着世界海洋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波束测深系统已成为当今海洋基础勘测中的一项高新技术产品。近年来我国许多海洋科研和生产单位在开展单波束测深的同时也陆续采用了这一高新技术手段,并联合开展了我国近海和邻近海域多波束海底地形地貌调查和综合研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为本专著的撰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近海及邻近海域不仅有西北太平洋最宽的大陆架,而且有形态多样的大陆坡、边缘海盆和海沟,还有成因各异的深海盆地,海底地形复杂多变,地貌类型丰富多样。研究和了解海底地形地貌的分布特征,掌握其形成演化规律,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海域综合管理和数字海洋提供最基础的地形地貌数据;为海洋资源勘探开发、海上工程建设、海上交通运输和国防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就成为海洋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此,本书主要根据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展的大规模海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尤其是多波束测深资料,以及国内外相关的近期历史资料与研究成果,较全面系统地分析阐述了我国近海和邻近海域,包括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岛以东海域的海底地形分区、地貌类型、分布特征和形成演化。在编写形式上,是在介绍我国近海自然地理和我国海底地形地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海底地形和海底地貌分别成篇,它们同时又按海域从北到南,分黄海、东海、台湾岛以东海区和南海各自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