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材高职高专教材机械基础

机械基础

机械基础

定 价:¥20.00

作 者: 周家泽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高职高专系列规划教材
标 签: 机械基础

ISBN: 9787560613611 出版时间: 2004-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254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适应我国迅猛发展的高职教育而编写的改革教材。本书注重职业教育的特点,注意取材的应用性与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书共1章,其主要内容有极限与配合、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平面机构、凸轮机构、齿轮传动、机电一体化等。本教材适用学时数为8~12学时,采用新国家标准,内容宽,便于取舍。带,号的章节为选讲内容。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成教等学校电类、非机械类及近机械类“机械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相关课程的教材,还可供自学者参考。序1999年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形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规范、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在不断加强,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的重要性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学校数、招生数和毕业生数等方面均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同时,也有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一批具有“双师素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编写出一批有特色的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教材;创建一批教学工作优秀学校、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为解决当前信息及机电类精品高职教材不足的问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与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分两轮联合策划、组织编写了“计算机、通信电子及机电类专业”系列高职高专教材共1余种。这些教材的选题是在全国范围内近3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对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策划产生的。教材的编写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以吸收尽可能多的优秀作者参与投标和编写。在此基础上,召开系列教材专家编委会,评审教材编写大纲,并对中标大纲提出修改、完善意见,确定主编、主审人选。该系列教材着力把握高职高专“重在技术能力培养”的原则,结合目标定位,注重在新颖性、实用性、可读性三个方面能有所突破,体现高职教材的特点。第一轮教材共36种,已于21年全部出齐,从使用情况看,比较适合高等职业院校的需要,普遍受到各学校的欢迎,一再重印,其中《互联网实用技术与网页制作》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重印6次,并获教育部22年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第二轮教材预计在24年全部出齐。教材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基本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基础。为此,有关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教材建设,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材编写,为高职教材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到特而辛勤工作。但高职教材的建设起步时间不长,还需要做艰苦的工作,我们殷切地希望广大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组织起来,共同努力,编写出一批高职教材的精品,为推出一批有特色的、高质量的高职教材作出积极的贡献。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会长前言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近几年高等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兴未艾,速度迅猛。高职人才是培养“实际”能力很强的应用型人才,是培养直接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技术应用、经营管理、高新技术设备的调试与应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要求有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有较宽较广的知识面,具有机、电的基础知识。而老教材已经不适应当今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为适应这种形势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更好的学科交叉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我们的这本《机械基础》教材,正是为适应这种形势发展的需要而编写的,它适用于近机械类、非机械类、电类等(如自动控制、数控加工等专业)的高职高专人才对机械基础知识的补充与学习。根据国家教材规划对职业教育的少学时、宽内容的要求,全书总学时数定在8~12c学时。本书内容广泛、通俗易懂、好教好学。基本知识点的选取以机械方面必需的常识为主,一改过去教科书中理论过强、内容较深的传统,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群。本书有如下特点:·重组体系。本书对机械类各学科教材中各章、节进行了分离与综合,把相似相关的内容并在一起,章节既独立又紧密联系,便于教学中取舍。内容包括极限与配合、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知识。·注重应用。本书着重基本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对理论推导与计算部分进行了删减,列举的工程图例、实例多,便于理解与学习。·更新内容。按照国家职教司对高职生宽、专、多、能的要求,对基本知识点进行了扩充,加进机电一体化和工业机器人等内容,使之与平面机构等章节内容紧密配合,便于学习与应用。·实用性好。本书收编了较多的与机械基础有关的图表、标准、实用图例,以便查找应用。本书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周家泽副教授主编,由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孟逵副教授主审。参加编写的有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吴爱群老师(第5\,6、8、9章,第7章部分)、艾小玲老师(第2章)、全沅生老师(第3、4章)、周家泽副教授(绪论、第1、7、1章;全书统稿)。作为高等教育改革教材的尝试,本书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广大同行及读者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本人愿与同行共同推进教材改革。编者23年11月

作者简介

暂缺《机械基础》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绪论
第1章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1.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1.1 强度和塑性
1.1.2 硬度
1.1.3 冲击韧性
1.1.4 疲劳强度
1.2 铁碳合金相图
1.2.1 纯铁、铁碳合金相结构
1.2.2 铁碳合金相图
1.2.3 Fe—FeC相图的应用
1.3 钢的热处理
1.3.1 钢的普通热处理
1.3.2 钢的表面热处理
1.4 碳钢与合金钢
1.4.1 碳钢
1.4.2 合金钢的分类及编号
1.4.3 合金结构钢
l_4.4 合金工具钢
1.4.5 特殊性能钢
1.5 铸铁
1.6 非金属及新型材料
1.6.1 工程塑料
1.6.2 陶瓷材料
1.6.3 复合材料
l_6.4 纳米材料
习题1
第2章 构件的外力和平衡计算
2.1 基本概念
2.2 基本理论及定理
2.3 构件的受力图
2.3.1 约束及约束反作用力
2.3.2 受力图
2.4 构件的平衡计算
2.5 摩擦及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2.5.1 静滑动摩擦
2.5.2 动滑动摩擦
2.5.3 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习题2
第3章 构件的内力和强度计算
3.1 强度计算的基本概念
3.2 内力与截面法
3.2.1 截面法的概念
3.2.2 截面法的应用
3.3 杆件的内力图
3.4 杆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3.4.1 杆件应力的概念
3.4.2 杆件的强度计算
习题3
第4章 极
限与配合基础
4.1 极限的基本概念
4.1.1 互换性及其标准化
4.1.2 极限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4.2 配合的基本概念
4.2.1 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4.2.2 配合公差
4.2.3 孔与轴
4.2.4 极限与配合应用简介
4.3 形位公差与表面粗糙度简介
4.3.1 形位公差
4.3.2 表面粗糙度
习题4
第5章 平面机构运动
5.1 机器的组成
5.2 运动副及机构运动简图
5.2.1 平面机构的运动副
5.2.2 机构运动简图
5.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5.3.1 构件的自由度及其约束
5.3.2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5.3.3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问题
5.3.4 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习题5
第6章 平面连杆机构
第7章 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
第8章 螺纹联接和键联接
第9章 轴系零件
第10章 机电一体化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