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当前IMS的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深入浅出地介绍IMS的发展背景、系统架构与核心技术,主要内容包括:IMS的发展背景、系统架构、主要协议、典型流程、业务实现,以及安全、计费、QoS等核心技术。同时,还讨论了基于IMS的移动网和固定网融合的发展趋势,并介绍了目前IMS的产品情况和应用情况。本书结构清晰,内容详尽,可供广大从事电信工作,特别是从事移动通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供从事相关课题研究的师生参考。本书前言随着3G时代的到来,用户对移动通信有了更高的期望,用户不仅要求有稳定的语音通信,而且还要求能够进行数据和多媒体的多种方式通信。运营商不仅要满足用户的这些需求,而且还要在当前通信变革时代中保证自身的优势地位。这就要求运营商建立强大的基础运营支撑网络,能够快速增加新的业务,提高服务的渗透度,减少用户的流失,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针对这些需求,3GPP在R5版本中提出了IMS标准。IMS具有分布式、与接入无关,以及标准开放的业务控制接口等特点,被当前业界公认为未来融合的控制平台,备受各大标准组织、设备提供商以及运营商的关注。目前,IMS在3GPP、3GPP2、ETSI、ITU-T等标准组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相关标准制定和完善正在紧张进行中,世界各大设备提供商纷纷推出IMS的商用或试验产品,部分运营商也开始进行IMS业务的试商用或试验。IMS将逐渐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控制层。就移动通信领域而言,IMS的出现不仅仅能够带来丰富的移动多媒体业务,而且将使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和应用模式出现前所未有的改变。因此,本文第1章从移动网络和IP交换基础入手,力图给读者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第2章介绍IMS产生的背景、特点、业务和标准进展;第3章从总体上对IMS系统架构作了介绍;第4章基于IETF标准较全面地介绍IMS的三种主要协议以及它们在IMS上的应用,为后续IMS的技术介绍打下基础;第5章到第10章对IMS的主要技术展开讨论,包括IMS的典型流程、业务实现、安全、计费、QoS,以及与其他网络的互通;第11章主要介绍基于IMS的移动网和固定网融合的标准进展,以及ETSITISPAN定义NGN的架构;最后第12章给出目前IMS的产品情况和应用情况。IMS的相关标准还在制定和完善中,本书介绍的内容主要基于各大标准组织目前已经发布的标准,并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文章和书籍。本书引用的部分资料和图片是书中所讲述内容所需,无侵权意图,特此声明。本书面向广大从事电信工作、特别是从事移动通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或从事相关课题研究的师生参考。本书由胡乐明教授担任主编,由曹磊和陈洁策划、编著。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在技术资料方面的大力支持。同时感谢诺基亚公司、西门子公司和北电公司提供了产品资料。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杨一鸣院长,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沈少艾副总监、苏小明、李培煜、于玉海、陈立等同志在本书的编写中给予了关心和帮助,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广州研究院无线通信研究部的许多同事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另外,还要衷心感谢我国著名通信专家、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工程师韦乐平教授为本书作序,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沈艳波编辑为本书出版所做的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感谢本书所参考和引用的诸多资料的有关机构和作者。由于编者水平所限,而且为了让本书尽早地与读者见面,时间仓促,加之IMS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书中一定存在不少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各界同仁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