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2003年,在广州市圆方计算机软件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圆方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筹办的"中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主题年"活动成功举办。由于目前的艺术设计学科分类涵盖了较多的专业,而在诸多方向的专业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尤为迅猛,各类高校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名目下设立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已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这样一个交流平台的建立,无疑给此专业的发展锦上添花。加之圆方公司全力的市场化拓展运作方式,使此活动在全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得到了广泛而热烈的反响。这项活动经过3年的运作已经基本趋于成熟,2005年参加的院校约300多所,覆盖面涉及全国不同地区的各类高校。 艺术,在人类文明的知识体系中与科学并驾齐驱。艺术设计,以特定的组词方式在中国作为现代设计的专业表述。 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立,是现代设计以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的结果。产生于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20世纪的艺术设计专业,既不是文学能够包容的,也不是美术所能涵盖的。 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各类设计产品,以其艺术与科学的内涵成为设计成果的象征。艺术设计包含的每个专业在社会经济系统中都对应着一个庞大的产业,如:建筑室内装饰行业、纺织品行业、服装行业、广告与包装行业等。每个专业方向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无不形成极强的个性,并通过这种个性的创造以产品的形式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 艺术设计的整个过程就是把各种细微的外界事物和感受,组织成明确的概念和艺术形式,从而构筑一个满足人类情感和行为需求的物化世界。设计的全部实践活动的特点就是使知识和感情条理化,这种实践活动最终归结于艺术的形式美学系统与科学的理论系统。艺术是设计思维的源泉,它体现于人的精神世界,主观的情感审美意识成为设计创造的原动力;科学是设计过程的规范,它体现于人的物质世界,客观的技术机能运用成为设计成功的保证。 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的信息时代已成为掌握方法的基础教育; 知识更新的加剧迫使处于激烈竞争社会中的人去选择自己可行的继续教育之路; 横跨于艺术与科学、理性与感性、文科与理科边缘的艺术设计成为今日高等教育的必设学科。 艺术设计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为一体,成为掌握学习与工作方法,健全人格的最佳教育途径。 随着20世纪后期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化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共识,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各国发展决策的理论基础。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从艺术设计专业中脱颖而出的,其基本理念在于设计从单纯的商业产品意识向环境生态意识的转换。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总体布局中,环境艺术设计处于协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重要位置。环境艺术设计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人类生存状态的绿色设计,其核心概念就是创造符合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规律的设计系统。 环境艺术设计所遵循的绿色设计理念成为相关行业依靠科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环节。 在广义的层面上,环境艺术设计应理解为"环境的"艺术设计,即以环境生态学的理念来指导艺术设计。 在狭义的层面上,环境艺术设计面向于人工环境的主体:建筑。现阶段的环境艺术设计,通过建筑的内外空间,以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的专业定位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就艺术设计思维而言,由于本身跨越学科的边缘性,使单一的思维模式不能满足复杂的功能与审美需求。而环境艺术设计在所有的设计门类中又是综合性最强的一类,因此它的思维模式显然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正是这种思维特征构成了环境艺术设计程序的特有模式。受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长期忽视右脑潜能开发的影响,以及学术界对形象思维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抽象思维的现状,在进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习之前的学生,普遍存在形象思维能力较弱的情况,不能掌握以形象思维为主导模式的设计方法。因此如何开发全面的大脑思维训练方法,已成为我们艺术设计教育重要的课题。 艺术素质不是象牙塔的贡品,而是人人都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整个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完善人格培养的美育的重要内容。艺术设计虽然是以艺术教育为出发点,具有人文学科的主要特点,但它是横跨艺术与科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也是以教授工作方法为主要内容,兼具思维开拓与技能培养的双重训练性专业。所以,必须提升艺术设计的学科定位,在国家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将"艺术"定位于学科门类,与"文学"等同;将"艺术设计"定位于一级学科,与"美术"等同。随之,按照现有的社会相关行业分类,在艺术设计专业下设置相应的二级学科,使之赶上迅猛发展的时代步伐。 "全国环艺设计学年奖"评委会主席 郑曙畅 2005年12月25日于荷清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