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断:对先进文明的袭击和反动现在富国爱打穷国,而古时候穷国爱打富国,在人类短暂的文明史上,穷困潦倒的民族对先进文明的袭击和反动,史不绝书。公元前12世纪,北方蛮族进攻并撕碎了地中海畔希腊半岛上璀璨夺目的迈锡尼文明。王陵雕塑被推倒,珍宝被洗劫一空。在迈锡尼文明的碎片上,希腊人又收拾余烬,随后创立起雅典、斯巴达等二百多个城邦国家。也许是不想再当“地中海病夫”吧,这些城邦人都积极锻炼身体,准备跟外人打架。每四年还“华山论剑”一次,很多男人光着身子从不同城邦跑到一起,搞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交流锻炼经验。当第二届奥运会帷幕降下,光着身子的男希腊人跑完了他们的192.27米短跑(当时赛项仅此一个),用橄榄油把身上的脏汗洗完,亚洲东部又出事了,穷国又来疯咬富国了:显赫已极的周王朝被西边的犬戎攻破,陕西镐京残败不堪,“烽火戏诸侯”文艺联欢会的总指挥周幽王也掉了脑袋,时值公元前770年。曾经被周幽王的烽火戏弄过的诸侯们,也不是个个见死不救,有个精忠报国的郑桓公(诸侯国郑国领导人)就老远跑来看热闹,结果被砖头砸着了,喋血镐京。他的儿子郑武公哭丧着脸,发誓给爹报仇,红着眼睛使劲扁那帮犬戎人的屁股。犬戎人被扁跑之后,镐京算是光复了,但已是满目疮痍,冒着狼烟。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也不敢再待在陕西镐京这儿了,怕犬戎兵再来打。周平王干脆扔掉镐京,离开陕西,到中原去。他在“战斗英雄”郑武公等诸侯勤王部队保护下,向东转移。在他转移的路上,秦襄公从屁股后面追上来了,冲他呵呵地笑。周平王就挥动鞭子一指,说:“寡人身后渭水两岸(陕西)这片地方,任凭你开拓吧,我都不要了。”于是秦襄公嘿嘿笑着点头应承,凑了些壮丁,在陕西打游击,慢慢地从西戎人手里,抢了一星半点地方,草建起一个飘摇无力的小诸侯秦国,不提。周平王咧着嘴,丧家之犬一样向东跑了四百多公里,东幸河南洛阳,开启了大周朝的东周时代——而此前史书上说的“西周”时代(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则结束了。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直到公元前473年勾践灭吴,这三百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因记载这一时期的《春秋》一书而得名,即是我们遥远美好且不可重复的春秋时代。“战斗英雄”郑武公勤王东迁完毕,过了几年,就在河南新郑高高兴兴地死了。他的儿子,则是春秋早期的第一号强臣,大名鼎鼎的郑庄公,本书开章人物。郑妈妈后来又生了一个孩子,这回生得中规中矩,红嘴白牙,一表人才,深得郑妈妈喜爱,想立这孩子当国家继承人。但是郑爸爸(郑武公)不同意。郑武公不愿意废长立幼,照老习惯立了“寤生”。寤生接班以后,是为诸侯郑国领导人郑庄公,都城在河南新政,离周平王的洛阳也很近。在妈妈的央求下,郑庄公把一表人才的二弟派到郑国荥阳(念“行阳”)地区公干。郑二弟虽然乳臭未干,但自视甚高,闲极无聊就有了野心,异想天开要夺他大哥的权。他着手扩大荥阳城围——当时大周朝对城围都有统一限制:普通城邑的城墙边长不超过七百米(一个中学大小,是个土围子);诸侯国都不能超过一千多米边长(普通一所大学的面积);周天子国都则是名牌大学(如清华)边长两千多米。这是商周以来的贯制,怕诸侯势大造反来的。郑二弟不管这一套,他扩张了自己的土围子,又扩充了战车编制,还要求西鄙、北鄙都听他调度,钱粮交他。“鄙”是城外郊区,边鄙农村的意思。自谦说“鄙人”,比如周作人老头子常在作文里自称鄙人,就等于自谦说“俺”,或者“俺农村人”。郑老二种种不忠的举动传到郑国都城,大夫祭足提醒郑庄公说:“一个国家不可以有两个太阳。您弟弟动机不纯啊,想夺权啊。您快趁他反形未彰,尚在萌芽状态,把他叫来批评教育一下吧。”郑庄公不以为然,揪着灰长胡子说:“不用管,等他把事犯大了再收拾他。不义之人,自会了断的。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听起来正义凛然,实际不是那么堂堂正正。郑庄公有养祸的意思:为了除掉自己的竞争对手——弟弟,先姑息放纵,听凭他可劲儿折腾,等弟弟罪行犯大了,再跑去帮弟弟“解脱”,给他收尸,名正言顺地诛灭他!这种欲擒故纵的把戏,后代不断有人临摹,比如蒋介石把看着不顺眼的异类军阀逼反,然后再剿灭收编之。郑老二观望了一下,看看大哥没什么反应,就雄心发酵,修缮兵甲,征发战士,积极准备造大哥的反,又暗中和老妈联络,说大兵杀到,郑妈妈就开门献城,把大哥一举逮捕在酣睡的床上。等郑弟弟彻底坠入错误的深渊,再也蹿不上来了,大哥郑庄公拍案而起,历数二小子谋反之罪,发出二百乘正义之师,鸣鼓而攻老二。不知天高地厚的郑老二跟大哥对了一掌,哇,骨断筋酸——大哥的铁砂掌好厉害,疼死我啦!转身没命地逃,大哥猛追穷寇。老二看看没辙,只好望着天空,哭着鼻子自己了断了。看见弟弟已经含笑九泉了,郑庄公感到了深似太平洋的深深开心:谁让你个裘千丈想冒充我老大裘千仞的,不晓得我铁砂掌的厉害吗?没有人再威胁君位了。开心之余,郑庄公就把老妈也打入了冷宫,谁让你想帮老二杀我呢!郑庄公指天设咒地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意思是这辈子跟您bye-bye了。郑妈妈没有像宫廷斗争失败的节烈皇后那样,把自己的脖子升到冷宫的房梁上去。她认为生命是一个值得维护的奇迹,赖活着还是比好死好。这时候,一个叫颖考叔的年轻人出场了,跑来启发郑庄公。颖考叔手里拎着一只捉来的山鸡,乔模乔样地献给郑庄公说:“山鸡这东西,小时候吃妈妈捉来的虫,大了反过来啄妈妈。最不是玩意儿了!”(这大约是山喜鹊吧。“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不认娘”——这是我们老家的谚语。)郑庄公有点不自在了,觉得自己不孝顺娘,好比就是山鸡,是禽兽一般的东西,满面羞惭。可是,“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话已经说出去了,古人是很重视誓咒的,发的誓都被雷公爷爷录了音,说话不算数要遭雷劈的。怎么办?有点儿卡拉OK的味道。就这样,在这个地下室里诞生了成语“融融泄泄”,可以造句为:宾主之间融融泄泄,就两国关系展开友好讨论。这一次,一介布衣的颖考叔算是露脸了,被郑庄公拜为大夫。(布衣是不经染色的麻布衣服,老百姓穿的)穿上了彩色衣服像一只花蝴蝶的颖考叔,给中国人树立了伦理学榜样:长辈再坏,做儿子的也要孝敬。两千五百年后,到了“以孝治天下”的“我大清”,小孩们念《三字经》都歌颂颖考叔道:“颖考叔,至纯孝。”一个已变为化石的不知埋在哪里的古人,还在被一代代孩子用莫名其妙的口音念来念去,也算是荣幸之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