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故事发生在北宋后期,内忧外患困扰着国家:皇帝昏庸,奸臣当道,朝政腐败,人民贫困,北方的辽国则不断入侵,攻城掠地,烧杀抢掠,给各阶层的民众造成深重的苦难。没有活路的人民被逼上梁山,纷纷铤而走险,揭竿起义。这些造反者,包括各阶层的人士,既有下层的贫民、渔民、乞丐、狱卒、士兵、奴仆,又有军官、文吏、贵族、财主。出身于县吏的宋江就是这些人的领头人。他好行侠仗义,救人急困;天下好汉称他及时雨,公推为首领。在他的感召下,团聚了以“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零八条英雄好汉为骨干的数万人起义队伍,在水泊梁山聚义厅——忠义堂“替天行道”的杏黄旗下聚义,抵抗官军的围剿,消灭贪官污吏,杀富济贫,张扬人间正气,令奸臣与贪官污吏们“梦里也怕”。但是他们在忠君报国思想的指导下,受了朝廷的招安。他们出兵抵抗辽国的入侵,为国家建立了功勋;然而在他们转过刀口来剿灭同是造反的方腊武装集团时,虽然也取得最后的军事胜利,替朝廷除了心腹之患,但自己的兄弟也在战斗中大量伤亡。残余的首领都被奸臣阴谋陷害而死。一代水浒英雄,终归风流云散,魂聚蓼儿洼,茫茫水泊,历尽了春荣秋肃,映照在落日余晖中,终无语凝咽。《三国演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黑暗,天灾不断,黄巾起义爆发。在镇压黄巾军的过程中,以马腾、曹操、袁绍、吕布、刘表、孙策等为代表的军阀们,各据一方,互相征伐。经过多次战争、吞并,最后形成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为首的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曹操占据北方,刘备占据西川,孙权占据江东。三方斗智斗勇,合纵连横,矛盾错综复杂,但其主线却是魏蜀之争,表现在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剧烈反复较量上。最后,诸葛亮劳累而死,魏灭蜀。司马昭篡夺了魏国政权,建立晋朝,灭了东吴,天下重归一统。《红楼梦》金陵贾府,世袭荣国公、宁国公二职,显赫已近百年。这时荣国府中又产下一位衔玉而生的公子,取名宝玉,长到十三四岁时,已是姿容俊美,才情颖异,极受祖母贾母、生母王夫人宠爱。但宝玉性厌世俗,鄙薄功名,父亲贾政虽严加管束责打,仍一如既往。表妹林黛玉,美丽聪慧,多愁善感,因父母双亡,孤身入居贾府,与宝玉志趣相契,情投意合。其时王夫人之妹金陵薛氏亦暂寓府中,有女宝钗,工于妇德,颇得上下欢心。荣府因长女皇妃元春省亲,以巨资建造大观园,宝玉于是日日周旋于众姊妹及丫环群中,吟诗行宴,备极欢娱。然而两府上下安富尊荣,骄奢荒淫,聚敛剥削,滥行威权,相互间又勾心斗角,腐化败坏,甚而为私利草菅人命,因而气运日衰,变故迭生。这样宝玉与黛玉的叛逆性格及他们对爱情的理想追求,愈显得格格不入,不能为家族见容。趁宝玉失玉神昏之机,堂嫂王熙凤提出“调包计”,贾母和王夫人移花接木,强迫宝玉与宝钗成亲,黛玉因此抱恨而亡。以后元妃薨逝,贾府失势,革爵抄家,复遭盗劫,宝玉亲近的姊妹、丫环,或远嫁,或夭死,或出家,或被驱逐,贾母、王熙凤等俱郁郁而终。“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宝玉由此看破红尘,在乡试中举后跟随一僧一道,永远离开了贾府。《西游记》盘古开天辟地,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一日,如来佛祖于灵山大雷音宝刹唤聚诸佛、阿罗、揭谛、菩萨、金刚、比丘僧、尼等讲经。言及四大部洲众生善恶,独忧南赡部洲之众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恐堕不复之境。言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需有高士苦历千山,经万水方能取得。唐僧师徒历尽八十一难取得真经,在西方路途上斩妖除魔,最终得成正果。本书鲜明刻画了孙悟空这一神通广大且深入人心的文学形象,他一路上降妖伏魔,百般辛苦保送唐僧西行,最终得以成佛。《西游记》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