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短篇小说集。作者蒲松龄(公元1640—1715年),山东淄川蒲家庄(今淄博市)人,字留仙,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他的作品,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诗集》、《聊斋文集》和《聊斋俚曲》等。《聊斋志异》虽然谈狐说鬼,实际上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批判了不合理的科举制度和婚姻制度,寄托着作者的满腔“孤愤”。作品多是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具有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情节曲折、境界瑰异的特色。但是,作品也有一些宣扬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观念和迷信色彩。《聊斋志异》在作者在世时就“人竞传写,远迩借求”,但那些抄本后来均已失传。现存各种较重要的版本,凡十余种,其中最重要的为半部手稿本、铸雪斋抄本、青柯亭刻本。这部于1962年在距蒲松龄家乡不远的淄博市周村区所发现的二十四卷抄本,是世人所未知的一部重要抄本。二十四卷抄本,出自一人手迹,字体工整,文中有为改正笔误而而挖补的痕迹,但无有关抄写、批校和收藏的印记和说明。从避讳和题诗等方面鉴定,这个抄本很可能抄于乾隆十五年至三十年间(1750一1765),也可能是道光、同治年问,根据乾隆年间的抄本重抄的。二十四卷抄本同铸雪斋抄本比较,实有篇数相等,篇目不同;二十四卷抄本缺少的篇章,基本上是所谓“单章只句”意味平浅”者,而多出的篇章,则篇幅较长,多为思想内容较为深刻的作品。以二十四卷抄本、铸雪斋抄本、青柯亭刻本与蒲松龄手稿本异文对比,则二十四卷抄本似最接近手稿本。由此可见,二十四卷抄本具有较大的校勘价值,是研究《聊斋志异》的新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