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时分.台湾南部海滩的棕榈树下,肃静地矗立着一队骑兵。他们人数不多,但一个个精神抖擞,手中握着火枪,背后都插着锋利的大刀,鲜红如血的缨子随风飘动。 队前站着一位年纪六十上下的老将军,枯瘦的身材,浑身骨骼瘦得根根外露,但看上去却格外精神。他神气庄严,一动不动地骑在战马上,一手牵着缰绳,一手紧紧握着腰间一柄短剑。老将身后的旗帜,一色乌黑闪亮,带着银光耀眼的旗枪尖儿。黑色大旗中央用银白色丝线,一连串绣着七颗光华璀璨的星辰,合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在晨曦中显得格外醒目。 这面黑色大旗,就是威震天下的黑旗军帅旗--北斗七星旗。旗帜下的这位老将军.便是闻名四海的黑旗军统帅、抗法名将刘永福。 1894年10月.中日甲午战争最激烈的时候,驻扎南澳岛的黑旗军被重新起用,由七百人扩充到两千人,奉命驻防台湾。黑旗军是一支奇异的军队,奇异之处不仅是沙场骁勇、百战百胜,而且在于他们出身天地会起义军,曾受到清政府和越南王室的双重猜忌,始终在战争的夹缝中生存。他们总是孤军奋战身处绝境,又总是在最危险的情况下,绝处逢生。第一次纸桥之战,黑旗军用大刀和土雷,对战法国的洋枪洋炮,杀死号称驸马的法军指挥官安邺,威震中外;第二次纸桥之战,更是以少胜多,血战几昼夜,力斩法军总司令李维业,再度名扬四海。 黑旗军的将士有一股强烈的血性,无论胜败都能够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上下同心生死与共。在晚清黯淡的军史上,这支军队无疑是一颗灿烂的星座。来自清朝官场的委屈、猜疑和排挤,像冲刷礁石的海浪一般,只能使他们更加顽强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