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第一章 中国诗学之伊始
一、《诗论》的作者是谁
二、《诗论》与《诗序》之同异
三、《书·尧典》与“诗言志”的提出
四、“诗言志”的神圣证明
五、诗与音乐的神秘性
第二章 “诗言志”的多面观
一、“诗”的多义性
二、诗从“之”不从“止”
三、“志”的多解性
四、“情志”理论的“独立”与比照
五、从命到性,从性到情
六、孔子论诗不及于情吗
第三章 《诗》的采、观与赋诗明志
一、采诗的可信性
二、“专对”的语义场
三、从断章取义到以意逆志
四、诗可以观
第四章 诗教或诗用
一、思,而无邪;言,而无游
二、“温柔敦厚”尚属可信
三、诗是一种“持”
四、有言、无言之吊诡
五、“四始”与夫妻之爱
六、以色喻礼与“贤贤易色”
七、《诗论》也讲美刺
八、“正/变”极不可靠
第五章 《诗经》大部分不来自民歌吗
一、从孔子不随便删诗说起
二、夫子恶郑声却不弃郑风
三、《诗》对民歌的增饰或加工
四、民歌最爱夸饰
五、“物质贫困者,精神不会富有”
第六章 诗可以群:套语,过渡仪式
一、“切磋”跟“群”有什么关系
二、诗、乐的群集与谐振作用
三、集体抒情
四、“廒兴”与相丧
五、《诗经》里的模板句节
六、可供参照的“套语”或“水词”
第七章 风雅颂的由来
一、诗,风诗与乐曲
二、“风”与性信息交流
三、雅夏正声
四、雅、南,由乐器而乐曲
五、从舂牍“相力”到儒者“相礼”
六、颂:容:诵:镛
七、颂重仪容
第八章 作为诗歌技法的赋比兴
一、赋是“流水账”
二、技法的比兴,其区别
三、所谓“诗体”的比兴,与美刺的联系
四、引譬连类与触物感兴
五、兴的“领引”与“隐奥”
六、兴,采摘母题与赠遗之风
七、韵兴
第九章 仪式之“兴”与求雨的儒
一、“兴”字的来源与构成
二、“兴”与领和之制
三、兴风起雨
四、雩与兴,雨与巫与儒
五、灌、衅与兴雨、兴辞的关系
第十章 “兴于诗一立于礼—成于乐”的锁链
一、诗的启蒙或认知功能
二、“乐语”、“文言”和“不学诗,无以言”
三、“押韵”(成均)就是高等教育
四、“立于礼”:生命形态与轨范的确立
五、“乐”——人生的最高境界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