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这一名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被人们所接受并广泛流行。但谁也不能否认,中国古代纪实文学和纪实文学理论是一个丰富的宝库。汉代著名史家司马迁的巨著《史记》,首创历史的“纪传体”,以人纪事,以文采之笔记述史实,将历史与文学嫁接起来,创造性地开拓了中国纪实文学的先河,故刘知几说:“夫纪传之兴,肇于《史》、《汉》。”(《史通·列传》)东汉三国以后,出现了单独的传记作品、大型的史志作品和纪实散文,中国古代的纪实性文学逐渐形成纪传、编年、典志、纪事本末、散文等多种体裁,几千年延绵不绝,作品浩如烟海。近代以来,报告文学、特写传人中国,回忆录、传记相继兴盛,80年代以来,纪实小说、纪实影视作品登上舞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纪实文学大家族。由此,“纪实文学”的名称在文坛确立。历史和时代的长河惊涛裂岸、云谲波诡,反映现实和揭示历史迷雾的纪实文学层出不穷。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纪实文学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报告文学的理论研究渐生渐长,到目前为止,已出版了数十种理论和史论的专著,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研究队伍,成立了报告文学研究会、学会等学术组织,在大学里开设了报告文学研究课程。而对范围较宽的纪实文学研究则刚刚起步,出版的有关专著寥寥无几。在新世纪之初,我高兴地看到张瑷同志的《20世纪纪实文学导论》,这本书即使不算填补了纪实文学研究的空白,也是脱颖而出、见解独到的一部研究新著。《导论》的作者从20世纪世界文学的格局中观察了纪实文学兴盛与发展的社会因素和文学轨迹。重点在中国当代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纪实小说、影视纪实文学的现代品格、审美理想、文体实验、文体演变的探索,对中外著名纪实文学作家进行了个案研究。阅读之后,颇觉不少观点论述精到,剖析深入,是一部视野开阔、史论结合的研究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