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一
序言二
绪论
第一章 心灵化批评形成的渊源
第一节 心灵化批评发生学渊源
一 原始思维的泛联系性
二 中国初民的语言文字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凝定
第二节 心灵化批评的社会学渊源
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审美的而不是对立的观照方式
二 家国同构的社会联系观——同类比附的批评方式的形成
第三节 心灵化批评的哲学渊源
一 《易经》中反映出的中国哲学渊源
二 万物感应的泛联系观
第四节 心灵化批评的创作学渊源
一 比兴思维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影响
二 楚辞中的寄托思维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影响
三 音乐思维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影响
第二章 心灵化批评的思维特征
第一节 心灵化批评的接受方式——体悟型思维
一 泛联系哲学观下的体悟型思维
二 体悟型思维的表现形态
第二节 心灵化批评的分析方式——系统型思维
一 系统型思维的网络式层次观
二 横向联系路径与文本解读
三 纵向联系路径与文本解读
第三节 心灵化批评的言说方式——比类型思维
一 比类型思维的特征
二 比类型话语的具体表现
三 比类型话语的优长与缺陷
第三章 心灵化批评的流变
第一节 发展期
一 泛联系的文学接受观
二 感应论下的文学接受者的主观读入
三 理性主义萌芽对主观意志读入的修正
第二节 成熟期
一 言意之辨与象的提出
……
第四章 心灵化批评的运用
结语 文学转型与心灵化批评的前途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