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虚虚实实话三国 三国的历史与故事向来都是很能引起许多人的想象与兴趣的。且不说妇幼皆;知的《三国演义》中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与鲜明活泼的人物形象,即便是向来被称为“良史”的《三国志》,也是波谲云诡,趣味横生,每每令人难以释卷。因为三国时期本身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群雄逐鹿,叱咤风云,纵横捭阖,斗智斗勇,在历史舞台上抛洒着热血与才情。三国史事与人物本身即饶有趣味,富有激情,再加上陈寿所著《三国志》以及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了许多杂书的材料,揭了不少英雄的“隐私”,所以这个时代就成了民间传说与文人演义的绝好题目。唐代即有说三国故事的;到了宋代,“说话”(讲故事)的风气更发达,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北宋后期东京城里的“说话”,共有许多科,其中“说三分”(即讲三国)是一种独立科目,不属于“讲史”一科,已成为一种专科了。南宋金元时期,南方的平话,北方的院本,都有许多三国的历史故事。至元明之际罗贯中搜集民间三国故事,加以附会整理,撰成《三国演义》,三国故事遂最终系统化。其后说三国者,多以此为本,《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故事,就逐渐取代《三国志》所记载的三国史事,而成为构建人们有关三国知识体系的基本构架与素材了。平心而论,以《三国演义》为核心的三国故事系统是以陈寿《三国志》所记三国史事为蓝本的。一般认为,《三国演义》所叙的事情,有七分是实的,三分是虚的。但正因为实多虚少,人们才不免信虚者为实。而《三国演义》既为小说家言,为了塑造人物形象、丰富故事情节,不免充分发挥了历代作者的想象力,力图把故事写得越实越好。但是,故事情节是越来越具体,看上去更“实在”了,但距历史事实却不免越来越远了。三国故事里讲好的人,简直一点坏处都没有;而讲不好的人,又是一点好处都没有。这种把复杂多样的历史人物简单地区分为“好人”与“坏人”的脸谱化做法,也造成了更多的“虚”。但是,三国故事的“虚”里面也有不少“实”的成分。其实,《三国志》所记也并不一定都是“实”的,裴松之给《三国志》作注,就揭示出许多陈寿的不实之处。而《三国演义》据裴注所引诸书加以演绎揣测,有些地方很可能是比《三国志》所记更切近历史事实的。因此,不能因为《三国志》是史书,就断其所记必为“实”;也不能因为《三国演义》为小说,就断其与《三国志》所记不合处必为“虚”。这样,三国故事与三国史事之间就呈现出虚实相间、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虚实实、虚实难辨的情形。今人论三国,除专门史家外,多以三国故事为基本素材,其中实者固多,虚者也不少。哪一部分较接近于历史事实,哪一部分属于虚构?其中的人物形象距离其本来面目究竟有多远?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差距?这些问题,正是本书力图尝试着回答的问题。然而,三国故事的虚实难以辨别,且层次、事类繁多,不能具考;本书也不以考据为主旨,而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三国重要人物为纲,系以相关事类,重点辨析三国故事中人物形象的“虚”与 “实”;所论人物,则以三国故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与历史真实的人物形象相差甚巨者为限,对二者相差不甚大的,则不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