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张德明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在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为主导的今天,这一句名言有了新的诠释,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同等重要,已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方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幸福。十多年来,上海教育电视台正是将知识传播作为义不容辞的使命,自比“绿叶”,甘作“绿叶”,使“知识走向大众”之花长盛不败,为人们送去精神健康的清新之风,撒播享有知识的人间幸福。2002年,教育台推出了大型知识类演讲栏目“世纪讲坛”,经过两年多的探索、追求和创新,该栏目已经成为广为观众喜爱的电视品牌,成为市民感受科技进步、获取最新知识的重要窗口成为上海建设精神文明和学习型社会的靓丽风景。上海,是一个激情燃烧、充满活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在这里,高校林立,名家荟萃,人才辈出,创新活跃,吐故纳新,集聚了无与伦比的优质教育资源。上海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将和谐社会建设推进到了新阶段,通过积极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上海经济社会得到了飞速发展,广大市民的学习需求日益强烈。多年来,“世纪讲坛”通过不懈努力,形成了“以学术研究为依托、以科学人文普及为主体、以社会生活热点话题为先导”的节目风格。“世纪讲坛”以沪上知名专家学者为嘉宾主体,充分凸现海派学者的风范。从选题到访谈,栏目组全体同仁全力以赴,力图将“象牙塔”里学者、专家的学术知识生动、形象而鲜活地传播给大众。“世纪讲坛”得到了众多知名专家、学者的鼎力相助,他们积极为“世纪讲坛”献计献策,为栏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到2005年4月,“世纪讲坛”已经开办三年,共播出一百五十多期节目,先后有一百五十多位著名专家学者登上“世纪讲坛”,讲演内容是人们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涉及哲学、政治、教育、科学和经济等广泛领域,收看“世纪讲坛”的电视观众累计达上千万人次,其中绝大部分是教师、大中学生、各级政府官员以及离退休干部。2004年,中科院杨福家院士的《理想、立志、成才》、中国工程院翁史烈院士的《能源的现状与利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的《经济学家、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中国社科院资中筠研究员的《财富的归宿——现代公益基金会发展带来的启示》、同济大学常青教授的《城市精神与建筑文化》、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学做人师》等节目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与强烈反响,不少讲座还被一些报刊全文转载。在教育电视台这片“绿叶”的衬托下,“世纪讲坛”栏目走出了一条促进知识公共化的特色之路。“世纪讲坛”在网上开设了视频点播系统,节目的录像带、VCD及电视播映权的发行情况一直良好。尽管还只是一个新的小生命,但她满足了人们对富有思想性、学术性的电视栏目的需求。目前,“世纪讲坛”栏目还开展了“走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挖掘孕育在上海高校中的巨大的精神财富。“世纪讲坛”正在发挥着传播科学知识、促进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在上海地区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把“世纪讲坛”栏目定为宣传“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定电视平台。上海市委老干部局每个月都要把节目排片制成节目单,发给全市三万五千多名离退休老干部,组织收看。“世纪讲坛”在大学生中也产生了广泛影响,他们积极参与节目制作,每次参与都成为他们接触名家的珍贵机会。电波可以穿越地域,而文字可以经久传阅。应广大学习者的要求,我们将学者、专家的思想用文字的形式记下来,以便让更多的人来分享这一“知识盛宴”。2003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支持下,我们出版了《世纪讲坛》第一辑,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关心,大量读者期盼新的专辑出版。今天,我们精选了2004年“世纪讲坛”的部分访谈和演讲编辑成册,内容涉及教育、环境、能源和反恐等热点问题、循环经济等难点问题,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奉献给大家!在过去的一年内,“世纪讲坛”得到了复旦大学杨雄里院士和倪世雄教授、华东政法学院殷啸虎教授等知名专家的关心,这种关心也是本书能够得以出版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我们深表感谢!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面对时代的挑战,“世纪讲坛”将锲而不舍,继续以弘扬知识、促进知识共享为己任,充分利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智囊库”,坚持为市民提供最前沿的、与人们关系最密切的名家讲座,从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出发为上海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城市尽一份绵薄之力。(本文作者为上海教育电视台台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