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序 孙中山麾下的名将 习武报国 满腔热情参加辛亥革命 整训一师 为“铁军”奠基 临危受命 卧薪尝胆 深谋远虑 统一广西 鼎力建校 黄埔功勋 战功监赫 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运筹北伐 保障军需反蒋抗日的民主派领袖 调解“湘案” 遭到囚禁 发动闽变 反蒋抗日 组建大同盟 与中共密切合作 支持六一运动 推动全民抗战 坚持合作抗日的政治家 为抗战大局 逼蒋抗日 多次建言 促进国共合作 领导战地党政委员会 团结抗日 主持桂林办公厅 开展抗日民主运动 在桂东南组织民众抗日 卓越的民革创始人 反对内战 反对外国势力干涉 集合同志筹建“民革” 配合解放战争 策动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 响应“五一”号召 北上参加新政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副主席 在政协为制定大政方针尽心力 带领民革接受共产党领导 致力于祖国统一事业 经文纬武的儒将 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以诗言志 以歌咏言 精书法而娴文翰 永远的怀念 纪念篇 大事年表 后记 书摘李济深生于1885年。此时,帝国主义列强正在加紧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剧,而不甘受辱的中国人也正在奋起反抗,“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成为这个时代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忧患伴随李济深的成长,使他感到痛苦,也使他奋发图强,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1902年,李济深进入梧州中西学堂读书。这是一所新式学堂,除开设中文之外,还开有数学、地理等学科。一些具有现代知识、民主革命思想的人在这里任教。在中西学堂,他“初步睁开眼光看世界,对于满清政府丧权辱国与帝国主义侵略步步深入,感到痛愤。认为要救中国,非推倒满清不可;要推倒满清,非用武力不可。”1904年,19岁的李济深未经家中同意,便报考了广东武备学堂。1907年,李济深从陆军速成学堂毕业,被分配到广东新军当见习军官,后调任为新军学兵营排长,在这里结识了邓铿。1909年李济深作为优秀人才被选送到保定陆军军官学堂,接受高等军事教育。 P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