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制片人哈尔·沃利斯和导演迈克尔·柯蒂斯受到罗斯福总统广播讲话的鼓舞和一位审片人的委托,开始着手将当时著名的舞台剧剧本《人人都上里克酒店》改编成电影时,他们也许不会想到,这部即将被命名为《卡萨布兰卡》的作品,将会成为一部被一代又一代人深深记忆的经典爱情神话。而这份银色的华彩属于女主角英格丽·褒曼如同南国烟水般扑朔迷离的眼神,也属于那烟雾萦绕的里克小酒店。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部影片的成功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由于开拍之初只有半部剧本,因此在拍戏过程中,制片人沃利斯不断与编剧爱泼斯坦兄弟发生争执,同时导演柯蒂斯也在每次便餐时和制片人大吵。一场场激烈的口舌战争使剧本不断被修改,到了最后竟然完全背离了它的初衷。我们可以肯定,那位好心的审片人想看到的,应该是一部充满阳刚之气的励志作品,一来是为了向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致敬,再者还可以帮助美国政府完成动员青年人参战的宣传重任。但柯蒂斯最终拍出来的,却是迷蒙的灰色乱世中,一段萦绕人生、挥之不去的淡淡感伤。 如果你单从剧情来看,很可能将这样一场由于戏剧性误会造就的三角恋爱归结为好莱坞爱情片的烂俗模式,可一切因为有了英格丽·褒曼那“无心插柳柳成阴”的迟疑眼神和她与男主角亨弗莱·鲍嘉的相互辉映,就使得这部影片带着浓烈的古典主义气质,“从容地迈人了经典行列”。不过事实上,就连褒曼本人也不曾意识到她一个简单的凝视居然可以让这部影片有了摇曳生姿、荡气回肠的意境。她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一直想知道我爱上了谁,是保罗·亨里德扮演的反法西斯抵抗运动领袖维克多·拉兹洛,还是亨弗莱·鲍嘉扮演的酒吧老板里克。”但显然已经焦头烂额的柯蒂斯也不能给她一个明确的答案,于是她只能让自己善睐的明眸在黑白的银幕空间里游移,却不知这样的暖昧曲折让一部原本以国家大义为主题的政治影片隐退了战火与白骨,从而拥有了万千风情。 当她扮演的伊莎尔无视天下其他的那么多酒吧,偏偏袅袅娜娜地走进里克那一间时,看到了昔日的情人,她的眼神是那么迷蒙,仿佛酒店里的一切喧嚣都如同梦一样遥远。曾经甜蜜的回忆与重重危机的现实纠缠在一起,让她不知道如何进退;而当她不得不再次在两人中做出选择,不得不再次用高尚的爱国情怀和对丈夫的责任心来熄灭自己对里克重燃的爱火时,她的眼神却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壮丽,只是闪烁着感伤的潋艳光辉。而影片那个定格在无数影迷心中的迷离结尾,同样是由褒曼那沉默娇柔的凝视所决定的。人们回忆说,《卡萨布兰卡》一共拍过三个结尾:一个是褒曼和维克多一起乘飞机飞出卡萨布兰卡,里克被逮捕;一个是褒曼和里克走掉,维克多牺牲;第三个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里克送褒曼和维克多离开,自己也巧妙脱身。拍到第三个结尾,当所有人看到褒曼用那么一种生离死别的目光看着鲍嘉时,柯蒂斯说:“我们都莫名其妙地相信,《卡萨布兰卡》的结尾只能如此了。” 褒曼的眼神成就了《卡萨布兰卡》的意境,里克的小酒店则如同一口生生不息的清澈泉眼,让这部电影拥有了生命与活力。让我们想象一下,一个以两张通往被视为天堂的美国的通行证为王牌,纠结了剧中所有生与死,爱与伤,惨烈失望与巨大期望的地方会是什么样子?柯蒂斯让我们看到,里克的小小酒店竟有着汪洋的胸怀,收罗了各种各样的人,有小偷、警察局长、冒险者、妖娆的美女,还有反法西斯领袖。烟雾缭绕中,它宛如一场浓艳热烈的梦,淋漓尽致地将平时压抑的人性都展现了出来。它并不是一个避难的世外桃源或者一艘拯救生命的诺亚方舟,而是观照社会的另一扇窗口,我们从中看到了贪欲、世故、冷漠、战争对人的异化,同时也有道义、责任与信仰。当然,还有人分析说里克小酒店事实上代表着美国,而众人在里面的高歌一曲,则是象征世界在美国的领导下取得反法西斯的斗争。不过影片究竟是不是富有这样的深意,大概也只有那位早就为了记录褒曼一个“看”的动作而大耗胶卷的导演柯蒂斯能够回答了。 P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