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急剧转变:“人们普遍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腐朽的、道德败坏的民族;中国人绝对的邪恶、残酷,在各方面都已堕落。”这成了当时欧洲人的普遍看法。当时,“未开化”或“野蛮”这个词已成为形容中国的套话。由于长年生活在欧洲,陈季同对此感受最为强烈,努力消除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成为他这些作品中的一个主题。在陈季同的著作中,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充溢其中的愤懑,每当提到欧洲人对中国的误解与偏见时,陈季同都会义愤填膺,不厌其烦地加以反驳。破除欧洲人对中国的偏见、使西方人了解真正的中国,成为他写作的最初动机和主要目的。陈季同的著作受到了法国读者的欢迎,并被译成英、德、荷等多国文字,一版再版。《中国人自画像》再版十几次,对于破除欧洲人对中国人的偏见起到很大作用。后人评价说:“在中法战后,黑旗军遗留在法国人的脑海中,一种极恐怖的印象,陈季同将军来调和此事。他的意思是在越南稻田中的凶暴海盗之外,还有茶香之间可爱的中国人。于是乎大家就满意。”陈季同这位晚清外交官在欧洲的经历,为中西文化关系史留下了重要的遗产。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用西文创作获得巨大成功的中国人。他的多种法文著作将中国文化、文学直接传播给西方读者,很多内容是首次翻译、介绍到西方,因而陈季同在中学西传中担当了重要角色,而此前,这样的角色多是由西方人担当的。对于陈季同的关注,将拓展我们审视晚清乃至20世纪中西文化关系的传统目光,即在西学东渐或西化的大势中看到另一种反方向的运动——中学西传的潮流。西方与东方的差异处处都有差异。在本书中,陈季同感慨道:“这是一场全部人世的戏剧,忧郁伤感,带着它的疑惑和期望,像谜语一样神秘,人类到处在寻找答案,尽管西方很伟大,也还没有向被深思冥想所延缓的东方揭示谜底。”在本书中,陈季同旨在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古代的戏剧文化,同时他还有意识地将西方戏剧和中国戏剧加以比较,力图让西方读者理解中国的戏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