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论
1.1 审计的涵义
1.2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3 审计的目标与对象
1.4 审计的职能
2 审计职业规范体系和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2.1 审计准则
2.2 审计职业道德准则
2.3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3 审计的分类、程序和方法
3.1 审计的分类
3.2 审计程序
3.3 审计的方法
4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4.1 审计证据
4.2 审计工作底稿
5 内部控制及其评价
5.1 内部控制概述
5.2 内部控制的描述
5.3 内部控制的评价
6 货币资金审计
6.1 货币资金审计概述
6.2 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及其符合性测试
6.3 库存现金审计
6.4 银行存款审计
6.5 其他货币资金审计
7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7.1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
7.2 内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概述
7.3 主营业务收入审计
7.4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审计
7.5 坏账准备审计
7.6 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
8 期货与付款循环审计
8.1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特性
8.2 内部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概述
8.3 应付账款审计
8.4 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
9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审计
9.1 固定资产审计
9.2 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
9.3 无形资产审计
9.4 长期待摊费用的审计
10 生产循环审计
10.1 生产循环的特性和内部控制
10.2 存货审计
10.3 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
11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11.1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特性
11.2 内部控制测试概述
11.3 借款审计
11.4 所有者权益审计
11.5 投资审计
11.6 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
12 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
12.1 审计报告概述
12.2 审计报告的类型
12.3 出具审计报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12.4 管理建议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