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要特征的国家主导型战略逐步被以市场为取向和国家宠观调控相结合的农轻重协调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城乡大中小企业共生的工业化战略所取代。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此,以往在“制度外”生长的多种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被列入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内”。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工业企业的蓬勃发展和迅速崛起,正在成为国家工业化的重要“一翼”和国民经济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70年代末以来的20年间,虽然中小企业的崛起推动了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重大变化,但却并未能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现在。我国产业组织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的表现为:一方面,在一些重要产业企业中度过低,“大企业”的规模不大,多数未达到经济规模;另一方面,企业间缺乏有效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大、中、小企业在相同部门、相同行业的相同产品甚至相同生产工艺或零部件生产中进行无序竞争,其结果不仅造成经济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已经和正在使一批曾经有过辉煌业绩的大企业波濒临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