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国际法外贸体制与国际贸易波动(加入WTO前中国外贸政策效果评析)

外贸体制与国际贸易波动(加入WTO前中国外贸政策效果评析)

外贸体制与国际贸易波动(加入WTO前中国外贸政策效果评析)

定 价:¥11.00

作 者: 马晓野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WTO

ISBN: 9787302074489 出版时间: 2004-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216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对新中国建立以后到加入WTO以前的中国外贸政策进行了系统回顾,在此基础上,运用国际上先进的动态宏观经济理论对中国的国际贸易波动进行了定量分析与检验。 本书适合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研究者作为参考用书,也可供贸易政策决策者阅读。

作者简介

  马晓野,现任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院长,曾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作者曾在国家海关总署,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任职20年,是中国1984年第一批派驻瑞士日内瓦“关税及贸易总协定”(WTO的前身)的四人观察小组成员之一。作者以驻一线外交官和国内主管部门代表的身份常年参与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所有重要对外经济贸易谈判工作: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以及领导人会议,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地位谈判,加入WTO谈判,中美市场准入、知识产权、纺织品贸易、劳改产品谈判以及反倾销应诉工作。作者曾任驻马耳他参赞及驻温哥华总领馆参赞,外经贸部美洲大洋洲司处长,海关总署关税司处长,中国科学字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翻译、情报员。作者曾任北大“未来中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特邀研究员,北大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海关学会会员,北京WTO研究咨询中心专家顾问。作者参与编写了十余本专著。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的国际贸易体制及贸易政策回顾(1949—2000年)
  第一节 实行统制贸易政策(1949-1953年)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实物交换、调剂余缺理论指导下的外经贸政策(1953-1979年)
  第三节 改革开放与外经贸政策的变化(1980-2000年)
  第四节 体制改革与政策设计 
  第五节 宏观改革 
  第六节 微观改革
第二章  经济转轨与开放过程中对经常账户的管理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宏观经济波动与中国国际贸易
  第三节 经常济性账户的管理政策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若干经验
第三章  中国的国际贸易波动初步分析(1980—2000年)
  第一节 贸易波动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 对进出口波动的经济学阐释
  第三节 进出口贸易的波动特征及其体制根源
  第四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贸易波动(1979-1984年)
  第五节 1986年中国国际贸易开始剧烈波动前的高涨期及其原因分析
  第六节 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改革的第一轮“三年承包期”间,贸易波动的经济和政策原因分析(1986-1989年)
  第七节 治理整顿与经济复苏(1990-1993年)
  第八节 1994年以取消外汇双轨制为中心的改革对贸易的影响
  第九节 宏观经济的软着陆(1995-1996年)
  第十节 通货紧缩和“双顺差”对贸易波动的影响
  第十一节 小结 
第四章  国际贸易波动分析的理论文献回顾
  第一节 单方程估计方法
  第二节 结构模型估计方法
  第三节 Obstfeld-Rogoff模型
  第四节 Kraay-Ventura模型
  第五节 Prasad模型
  第六节 简要评论
第五章  本研究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 局部均衡分析 
  第二节 一般均衡分析
  第三节 连续时间动态系统中的财政政策与贸易政策
第六章  中国国际贸易波动的实证分析
第七章  结语
附图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