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导 论
1. 1 兼业农户的内涵及分类
1. 2 农户兼业经营的总体情况
1. 3 农户兼业经营行为的理论解释
1. 4 农户兼业经营研究的重要意义
1. 5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发达国家或地区农户兼业经营的经验考察
2. 1 日本
2. 2 德国
2. 3 美国
2. 4 中国台湾
2. 5 不同国家或地区农户(农场)兼业经营的比较
2. 6 不同国家或地区农户(农场)兼业经营对中国的启示
3 我国农户兼业化经营的特殊背景
3. 1 城乡分隔的制度阻碍
3. 2 二元经济结构差异
3. 3 超小型的农地经营规模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并存
3. 4 农村土地市场发育滞缓,土地使用权缺乏流动转让机制
4 我国农户兼业经营状况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4. 1 引言
4. 2 农户兼业的总体状况
4. 3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户的经济差异
4. 4 不同类型农户未来经营意向及原因调查
4. 5 对兼业农户中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
4. 6 主要结论
5 我国小规模农户兼业化的社会经济影响
5. 1 对农户兼业社会经济影响的一般研究
5. 2 我国小规模兼业农户经营方式的社会经济影响
5. 3 小规模农户兼业化与农地经营规模
5. 4 农户兼业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5. 5 农户兼业化与农业发展道路的选择
6 促进小规模农户兼业经营方式转变的政策选择
6. 1 促进工业大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
6. 2 大力扶持和发展第三产业
6. 3 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6. 4 城市化发展战略
6. 5 加快农地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流转
6. 6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