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特别强调了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就是说,解决“三农”问题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本书就是从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角度,研究这一重大命题,尝试回答“十一五”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回答的相关理论问题,从而不仅希望对这个方面的研究做出学术性贡献,也希望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作为人口学和劳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我们之所以涉足“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我们在劳动力流动和就业方面所做研究的一个逻辑延伸。理解“三农”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必须跳出就“三农”谈“三农”的思维窠臼。实际上,在观察和研究城市劳动力市场时,不可能对劳动力流动现象以及数以亿计的农民工熟视无睹,因而在分析劳动力流动问题时,“三农”问题就进入了视野。而从经济规律作用的视野分析问题,恰恰需要把农民收入、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放在宏观经济的背景之中,特别是把农民收入提高的途径与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相结合。因此,在经过对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以及城市就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之后,我们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延伸到“三农”问题上面,而且形成我们在该领域研究的一些特色。 其次,大多数作者实际上都是具有农业经济学研究背景的学者,始终有着关心农民、农业、农村的深厚学术情结,在相关的研究领域有足够的理论背景、方法训练和素材积累。正因为如此,不管是否设立了相关的课题,本书的作者都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农业经济问题的探索。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思索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如安徽凤阳人民提出的为什么“一步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过富裕槛”的询问。在本书中我们的确尝试做出回答。我们也应用了各种统计分析手段,试图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