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学》是中医骨伤专业的临床课,是阐述中医正骨学基本理论和技能的一门学科,在中医骨伤临床学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编写要求》、七院校教材编写委员会《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材编写基本原则》,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本教材的编写旨在“为农村基层、城镇社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中医骨伤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编写而成。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对骨折、脱位等常见骨关节损伤的病因、病机、诊断及辨证治疗有全面的了解,基本掌握骨折、脱位的诊断及治疗技术,为从事骨伤专科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教材内容除绪论外,包括骨折、脱位两部分,共六章。绪论介绍了中医正骨学的源流和发展概况,第一章介绍骨折总论,第二章介绍上肢骨折,第三章介绍下肢骨折,第四章介绍躯干骨折,第五章介绍脱位总论,第六章介绍脱位各论。每节具体包括了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及注意事项等内容。本教材在突出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的同时,努力体现骨伤专科特色,强调实用性。运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中药内服外用以及功能锻炼治疗骨折和脱位是本门学科的特点。每章节后列有注意事项,以便掌握重点、注意治疗关键。同时每章后均列有复习思考题,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本教材作为全国中医高职高专专科骨伤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基层骨伤科医生的临床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