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材高职高专教材中西医内科护理学(供护理学等专业用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中西医内科护理学(供护理学等专业用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中西医内科护理学(供护理学等专业用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定 价:¥39.00

作 者: 刘杰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丛编项: 供护理学等专业用
标 签: 内科学

ISBN: 9787117068000 出版时间: 2005-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58 字数:  

内容简介

  《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中西医内科护理学(供护理学等专业用)》是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护理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阐述内科护理工作基本理论和技能的一门学科。根据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编写要求》、七院校教材编写委员会《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材编写基本原则》,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力求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及我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坚持贯彻整体护理观,反映护理学的新进展,按照中医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进行教材定位和选择教材内容,注重系统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尽量避免内容上的重复。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西医内科护理学,共十章,为绪论、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风湿、理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内科护理学的概念、内容和范围,内科护理工作要点,内科护理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及本学科发展趋势。第二章到第十章,每章的第一节介绍本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症状、体征,并按护理程序对其护理进行阐述;每章最后一节为该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其余各节为某疾病患者的护理,每个疾病的编写内容包括概述、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护理和健康指导。其中护理部分每章只选定一个有代表性的疾病按完整的护理程序格式编写,包括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其他疾病按简略格式(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编写。下篇为中医内科护理学,共八章,为绪论、外感及肺系病证、心脑病证、脾胃肠病证、肝胆病证、肾膀胱病证、气血津液病证、经络肢体病证患者的护理。绪论主要介绍中医内科护理学的概念、性质、基本特点、基本内容、发展概况和学习方法。其余各章节的编写内容包括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护理措施(病情观察、辨证施护)、健康指导。其中辨证施护又按护理原则、护理方法(生活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特色护理)的框架进行编写。

作者简介

暂缺《中西医内科护理学(供护理学等专业用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上篇 西医内科护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及体征的护理
一、咳嗽、咳痰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
三、胸痛
四、咯血
第二节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第三节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
一、慢性支气管炎
二、阻塞性肺气肿
第四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 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 肺炎患者的护理
一、肺炎球菌肺炎
二、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三、肺炎支原体肺炎
四、病毒性肺炎
第八节 肺结核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护理
第十节 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节 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一、机械通气
二、血气分析标本采集
三、胸腔穿刺术
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及体征的护理
一、心源性呼吸困难
二、心源性水肿
三、心悸
四、胸痛
五、心源性晕厥
第二节 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一、 慢性心力衰竭
二、 急性心力衰竭
第三节 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
一、窦性心律失常
二、期前收缩
三、 阵发性心动过速
四、 扑动与颤动
五、 房室传导阻滞
六、 预激综合征
七、 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
一、心绞痛
二、心肌梗死
第五节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护理
一、二尖瓣狭窄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三、主动脉瓣狭窄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五、风湿性心瓣膜病的治疗要点与护理
第七节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 心肌病患者的护理
一、 扩张型心肌病
二、肥厚型心肌病
第九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
第十节 心包炎患者的护理
一、急性心包炎
二、缩窄性心包炎
三、心包炎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节 循环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一、心脏电复律及电除颤术
二、人工心脏起搏
三、心血管介入性诊治术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及体征的护理
一、恶心与呕吐
二、腹痛
三、腹泻
四、呕血与黑便
第二节 胃炎患者的护理
一、急性胃炎
二、慢性胃炎
第三节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 胃癌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 肠结核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 肝硬化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 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
第十节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节 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节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患者的护理
第十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一、腹腔穿刺术
二、肝脏活体组织穿刺术
三、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术
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
五、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术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及体征的护理
一、 肾性水肿
二、 肾性高血压
三、 尿路刺激征
四、 尿异常
第二节 肾小球疾病患者的护理
一、慢性肾小球肾炎
二、肾病综合征
第三节 肾盂肾炎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 泌尿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一、 血液透析
二、 腹膜透析
三、 肾穿刺术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及体征的护理
一、 贫血
二、 出血倾向或出血
三、 继发感染
第二节 贫血患者的护理
一、缺铁性贫血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三节 出血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二、过敏性紫癜
第四节 白血病患者的护理
一、急性白血病
二、慢性白血病
第四节 淋巴瘤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 血液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一、骨髓穿刺术
二、造血干细胞移植
第七章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常见症状及体征的护理
一、身体外形改变
二、性功能障碍
第二节 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护理
一、单纯性甲状腺肿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第三节 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的护理
一、库欣综合征
二、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第四节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
第二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
第九章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急性中毒概述
第二节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 中暑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 高压氧治疗及护理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及体征的护理
一、头痛
二、意识障碍
三、言语障碍
四、感觉障碍
五、运动障碍
第二节 周围神经疾病患者的护理
一、面神经炎
二、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第三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
一、短暂脑缺血发作
二、脑梗死
三、脑出血
四、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四节 癫痫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一、腰椎穿刺术
二、脑血管造影
下篇 中医内科护理学
第十一章 绪论
第十二章 外感及肺系病证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感冒患者的护理
第二节 咳嗽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 喘证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 哮病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 肺痈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 肺痨患者的护理
第十三章 心脑病证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心悸患者的护理
第二节 胸痹心痛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 眩晕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 中风病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 失眠患者的护理
第十四章 脾胃肠病证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胃痛患者的护理
第二节 腹痛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 呕吐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 泄泻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 痢疾患者的护理
第十五章 肝胆病证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黄疸患者的护理
第二节 胁痛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 鼓胀患者的护理
第十六章 肾膀胱病证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水肿患者的护理
第二节 淋证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 癃闭患者的护理
第十七章 气血津液病证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郁证患者的护理
第二节 血证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 消渴患者的护理
第十八章 经络肢体病证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头痛患者的护理
第二节 痹病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 痿证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 痉证患者的护理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教学大纲(试行)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