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一下本书的三部分内容,具体说说它们各自新在何处: 第一部分论述德语文学。作为外国文学特别是西方文学重要的一支,德语文学是我真正意义的专业。我从事逭门专业的幸运在于,曾先后师从叶逢植、张威廉和冯至等杰出学者。可尽管如此,我却不对自己的老师亦步亦趋,而是力图有所创造、有所突破、有所前进。例如冯至先生是海内外公认的歌德专家,我虽在治学方向上步其后尘,却在已另行出版的《走近歌德》一书中研究了他不曾顾及到的问题和作品,如《少年维特的烦恼》和《亲和力》,或者他来不及系统、深入地研究的作品,如诗歌和《浮士德》。拿眼前的“德语文学散论”来说,《走近歌德》之后的几篇文章如《何只自强不息 ——“浮士德精神”别解与反思》、《思想家歌德》等等,也可谓别开生面,不乏新见。对歌德的研究如此,对其他作家和作品的研究亦复如此,多数也言人所未言,因此便多少有了些价值。 与我率先强调歌德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一样,我也第一个提出以德国文学为主体的德语文学是思想者的文学这一命题,从而阐明了它作为世界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根本特点和特殊价值。 再者,这部分的不少探讨德语Novelle即中短篇小说的文章,在中国率先进行了德语中短篇小说理论及其作家、作品的研究,对中国读者了解、认识和欣赏德语文学擅长的这一体裁样式不无促进和帮助。须知,德语Novell e大多十分好看;广大读者能了解、欣赏德语Novelle,德语文学“不好看” 这个以偏概全的结论就有望得到修正。 我强调创新是我的学术追求,肯定“新”是我这部论文集的主要价值,不过话又说回来,在中国搞德语文学而做研究的人本来就不多,要在研究工作中有所创新并不难,要填补某项研究的空白也不难,甚至要成为研究某个小课题的第一人同样不难。重要的是得有胆量并且有心;只要有胆、有心,实在是不难取得某些成就。因此,我对自己德语文学研究的成绩,远不如对我的翻译成果重视;也自知搞学术基础薄弱,难成大器,相反却自诩具备成为文学翻译家的特定气质、素养和能力。这便是我学术研究用功不勤、成就差强人意的主观思想根源。 第二部分谈文学翻译的实践和理论。文学翻译是我的至爱,进大学学外语原本就是为圆自己上高中时已开始做的当文学翻译家的痴梦。从五十年代末开始坚持业余做文学翻译至今,我深知一位好的译者必须清楚文学翻译的本质是什么,必须具备怎样的学识和素养,必须持有评判自己成果的正确标准。因此,在翻译实践的余暇,在注意翻译理论发展动态的同时,也经常进行一些有关文学翻译理论和规律的思考,并且藉与海内外同行交流的机会把自己的思考结果写出来,如此便产生了这部分称作“断想”的几篇文章。这样的文章,不言而喻具有个人经验总结的性质,难以做到深刻和系统,然而却源于实践、发自肺腑、言之有物,富有独特新鲜、别出心裁这样一些优点。 逭部分的其它文章虽写作契机不同于“断想”,但产生的基础同样都是自己的文学翻译实践,讲的都是自己个人的真实感受,所以也一样地富有个性,不可取代。 谈得比较多也比较早的是文学翻译的主体性问题。而今,它已成为译学界的热门话题和研究题目,令始作俑者之一和自视为译学理论“票友”的区区深感欣慰。 第三部分涉及比较文学。从实招认,我之搞比较文学,勉强跻身所谓比较文学学者之列,甚而至于当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完全是出于自己做梦都不曾想到的偶然,完全由于幸运之神的关照、呵护,在我本人,实乃所谓的无意插柳,歪打正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