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我国历史上在殷商时期使用的文字,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系统的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是指刻在兽骨和龟甲上的文字,目前出土的最早的甲骨文距今约3500一3700年,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因为此地系殷商王朝的都城遗址,故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其后又陆续发现大量的甲骨文。据统计约有10万片以上。1977年,又在陕西岐山县发现了西周时期的甲骨文。甲骨文所刻内容,大多是卜辞和与占卜相关的文字,殷商的统治者迷信鬼神,每逢祭祀、征战、田渔、出行、收成、狩猎、生育、疾病等,不论事情大小,均要占卜,以问吉凶,并将占卜的内容、占卜的结果和占卜者的姓名以及应验情况等用刀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因此,甲骨文又被称为“卜辞”。根据现有资料统计,甲骨文所使用的文字共有4600余字,其中已被学者考释并能被大家认识的约有1600字。在形体结构上,它具备了成熟汉字的“六书”原则(东汉的许慎把古文字造字翻译方法归结为“六书”,即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甲骨文作为书法,在笔法、结字、章法上则是一个独特的体系。甲骨文的笔法有方有圆,方笔居多,竖画交接处剥落粗重,线条有粗细之分。这大概与刀的锐钝、甲骨质地的坚疏以及契刻人的风格、技术有关。在少数甲骨上有朱书和墨书的痕迹,似是先写后刻或刻后填涂的。从结字上看,甲骨文字基本上是一字一形。虽有大小扁长的错综多变,但总体上偏于瘦长,而且重心很稳定,笔芯的主次笔也搭配得相当匀称,结构缜密。甲骨文的章法随意性比较大,有的横竖成行成排,字的大小比较一致,有的只分竖行,不计横列,字的大小长短任其自然。殷商甲骨文契刻、应用、发展变化的历史,共经历盘庚至帝辛(纣)8代12王。在甲骨文的分期上,董作宾按书刻的不同风格,将甲骨文分成五个不同时期:第一时期为盘庚至武丁间,书风雄伟,气势磅礴,第二时期为祖庚祖甲,书风谨严,温润静穆,第三时期为廪辛康定,书风颓靡,潦草苟且,并且时有颠倒错讹;第四时期为武乙文武时代,书风或粗疏古拙、劲峭挺拔,或欹侧生动、骨力形长,或细小秀丽。第五时期为帝乙帝辛,书风严整,大字较少,小字严肃工整,秀丽多姿。甲骨文虽然大多数都是用刀来镌刻的,但是如果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赏析,它已经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章法、结字方面的三要素,而且从已发现甲骨文中存有朱书和墨书的痕迹,证明当时已有了类似毛笔的书写工具。从甲骨文的书法看,刀刻的多是方折笔,瘦劲挺拔,笔写的以圆笔居多,字体大都肥壮雄浑。从章法上看,甲骨文多为纵成行,而横则是有列与无列并存,行款错落有序,有大小变化。甲骨文的结构也是非常美丽的,一方面它有对称美或一字多种形体变化的美,另一方面它也有方圆结合、开合楫让等多种结构形式。著名文字学家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中认为:“商代统治者频繁进行占卜,需要刻在甲骨上的0’辞数量很大。在坚硬的甲骨上刻字,非常费时费力。刻字的人为了提高效率,不得不改变毛笔字的写法,主要是改圆形为方形,改填实为勾廓,改粗笔为细笔,有时他们还比较剧烈地简化字形……”郭沫若先生在《殷契粹编·自序》中说:“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入神往。文字作风因人因世而异……足知存世契文,实为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今天的甲骨文书法不是用刀刻而是用笔写出来的,由于毛笔的特性,它所勾勒的线条更富有艺术性。在结构上,书法家也加强了艺术表现。所以,甲骨文书法还是受欢迎的,陆维钊、沙曼翁、康殷等当代书法家,都是研习甲骨文书法的大家。因时代、贞人、用刀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了不同的书写风格,有雄浑、秀丽、谨饬、率意、拙厚、工整等等不同的美的意趣。根据甲骨文的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其分期按照李学勤的九组分法来说,其卜辞名称和特点是:第一,宾组,为商王武丁时期,一般都挺拔雄健,是甲骨文书法中的精品。第二,子组,为商王武丁时期非王卜辞,字体细小,转折处干净有力。第三,兑组,为商王武丁时期非王卜辞,体态侧倒多姿。P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