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九十九年前,中国一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著名诗人,拂袖离开官场,归隐田园,躬耕自资,时与乡邻士子品评文章,叙谈时事,写下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千古名句。想不到的是,在近半个世纪前,这千古名句竟被一位伟人用来当作“棍子”和“帽子”,把一大批针砭时弊、评点时政的知识分子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从此,“奇文”与毒草等同,“疑义”与异端株连,千古名句异化为“毒草共批判,异端相打击”。从而开始了长达20年的“左”的禁锢,使国家陷入“一道同风、万喙息响”的局面。直到真理标准讨论一声春雷,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这种局面才开始有了变化。时代已经为“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名句正名,还其本来面目。所谓“奇文”者,即是有新思想、新观点、新材料、新语言之新奇文章也。奇文对人们有启迪,对社会有借鉴,对国家有裨益,是时代的思想精华,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人们共同欣赏,共同品评,共同探讨。而“疑义相与析”,便是提倡独立思考,自由思想、百家争鸣,相互切磋。显然,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名句,今天仍具在普世价值,那就是:追求真理,必须用头行走,砥砺思想、言所欲言,大胆创新。纵观人类历史,大凡走向富强、文明、民主的国家,都必定十分珍惜其民族的思想宝库。无论是富国强兵之论,还是针砭时弊之言,只要于国于民有益,便是多多益善。柏拉图,苏格拉底、亚力士多德等一代贤哲造就了希腊文明的昌盛,十五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又开启了人类近代文明、而卢梭、狄德罗、伏尔泰等百科全书派奠定了现代民主政治的思想基石。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也带来秦的大一统和汉唐的煌煌盛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