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叙述从清室逊位、民国建立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临近尾声、中国决定正式参战为止的这段历史。这是一段风雨飘摇的多事之秋,其问波谲云诡、山重水复,每每今后世读史者为之长叹。本书于1918年在伦敦出版,引起广泛关注。因为此时作者依然是中华民国总统府顾问,书中所记述的这段历史,也正是作者在中国政坛和报界最活跃的几年,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在当年信息尚不透明的情况下,此书几乎就是一份内幕报告。内容提要:本书作者署名帕特南·威尔,其实是辛博森的笔名。在中国近代史上,辛博森算得上是一位大名鼎鼎“洋鬼子”了。他1877年出生于中国宁波,父亲是宁波中国海关税务司辛盛之。辛博森早年在瑞士留学,除母语英语外,能流利运用法语、德语和汉语。回中国后进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在赫德爵士手下任总司录司事,庚子拳乱期间亦曾被困使馆。1902年,辛博森辞去海关职位,投身新闻业,先后任一些英国报纸驻北京的通讯员,辛亥革命后,任伦敦《每日电讯报》(TheDailyTelegraph)驻北京记者。1916年被黎元洪聘为总统府顾问,1922—1925年兼任张作霖的顾问。期间,他还创办了当时北京最大的英文报纸《东方时报》(TheFaurEasternTimes)。1930年,协助阎锡山接收海关,引起西方列强的强烈不满,9月,阎锡山反蒋失败,遂将海关交出,11月,遇刺身亡。辛普森是著名的中国通,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在中国度过,毕生关注远东问题。他以“帕特南·威尔”为笔名,出版过不少讨论远东问题的著作,除本书外,还有《远东的新调整》、《满人与俄国人》、《来自北京的有欠审慎的信函》、《东方的休战及其后果》、《中日两国真相》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