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害虫管理学理论与方法

害虫管理学理论与方法

害虫管理学理论与方法

定 价:¥68.00

作 者: 丁岩钦、丁雷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农业科学

ISBN: 9787030145147 出版时间: 2005-07-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61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应用经济学与生态学的原理,对害虫管理提出了“害虫生态调控”的理论,又将系统科学与害虫管理相结合,创建了“害虫管理系统工程”作为害虫管理学的方法论;进而通过具体实例,对害虫经济危害特征、害虫栖境改造的生态工程设计、害虫田间数量信息的估计方法及害虫趋光特性的实验技术分别进行了阐述,进一步增加了本学科的完整性。本书可作为从事植物保护、环境保护、昆虫学、生态学、农业、林业、畜牧业、系统科学、有害生物控制和生物资源管理等学科的研究人员与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材与参考书。

作者简介

  丁岩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生于1928年12月,山西省文水县人,1953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1961年中国科学院昆虫生态专业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数学生态学及东亚飞蝗、棉花害虫的种群动态与控制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昆虫数学生态”与“害虫管理系统工程”的研究。相继在“昆虫生态”和“害虫管理”等领域提出了昆虫抽样理论模型、种间作用关系模型、行为生态模型、害虫经济阈值与危害损失模型,以及害虫种群动态与管理决策等多种数学模型。1980年撰写出版了《昆虫种群数学生态学原理与应用》,1994年撰写出版的《昆虫数学生态学》是国内外该领域的第一本专著 ,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害虫管理方面:应用经济学与生态学的管理原理,提出了“害虫种群生态调控”的害虫管理理论,为使多种控制措施能够协调、优化,应用系统科学理论,创建了“害虫管理系统工程”作为害虫管理的方法论,这样就将系统科学引入害虫管理领域,使这门学科既适于系统分析又适于计算机管理,从而为害虫管理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并编写出版了《害虫管理学理论与方法》专著。通过“棉花害虫管理研究”,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1986年)、二等奖两项(1989年、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1989年)。 在东亚飞蝗研究方面:20世纪50~60年代,从事东亚飞蝗在我国“大沙河类型蝗区”的发生动态与控制的研究,在我国最早使用电子计算机分析种群发生规律与中长期数量预测。1992年在海南首次发现了我国东亚飞蝗的新类型蝗区,并定名为“海南热带稀树草原蝗区”,进而根据该蝗区的特征、成因以及蝗区变迁与改造经验,提出了“治理蝗区、控制蝗害”的生态工程措施,这不仅发展了蝗区治理与控制理论,填补了蝗区理论空白,还对同类型蝗区的蝗害治理具有指导意义。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4年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多年来研究的范围还包括害虫生理生态、行为生态、种群与群落生态、生态能学诸领域,发表论文97篇,出版专著3本、合著2本、翻译专著1本,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害虫管理和理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害虫种群生态控制
第二章 害虫管理系统工程
 第一节 害虫管理系统工程的特征与设计
 第二节 害虫管理系统分室模型
 第三节 害虫管理系统模型的组装与优化
第三章 害虫对作物的经济危害分析
 第一节 害虫对作物经济危害性分析
 第二节 害虫在作物上的生命参数分析
 第三节 作物布局对害虫经济危害性的作用
 第四节 害虫对作物经济危害的实例分析
 第五节 害虫种群经济阈值的内涵及其数学模型组建方法
第四章 害虫栖息地的生态地理景观结构特征与害虫管理的关系
 第一节 害虫栖境特征与害虫管理的关系
 第二节 云南保山路江棉区改变栽培制度,切断害虫食物链,有效地控制了两钟金钢钻的危害
 第四节 改变林分结构
第五章 害虫种群数量信息的收集
 第一节 正确估计田间害虫数量对害虫的管理的意义
 第二节 害虫的空间分布格式对害虫取样模型的影响
 第三节 估计田间害虫数量信息技术模型
 第四节 田间取样技术的比较
第六章 提高灯光诱杀害虫效果的基础研究技术
 第一节 当前灯光诱杀害虫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加强害虫趋光特性研究是白山市淀粉酶光诱杀害虫有效么、途径
 第三节 开展害虫趋光特性研究的基础设备方法
 第四节 害虫对单色光趋光特性的实例分析
 第五节 害虫对双色光强度趋光特性的实例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