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之路
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大学生成长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一、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
四、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三、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四、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科学体系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三、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第二章 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和科学体系
一、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和关系
一、“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
二、“三个代表”的辩证统一关系
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核心和本质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提出、确立和发展
一、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邓小平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内容、关系和要求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六章 中国国情与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第七章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战略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十一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