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哲学知识读物哲学的现实与现实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中国化研究)

哲学的现实与现实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中国化研究)

哲学的现实与现实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中国化研究)

定 价:¥50.00

作 者: 陶德麟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
标 签: 马哲

ISBN: 9787303075898 出版时间: 2005-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08 字数:  

内容简介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哲学追求的唯一目标是真理,而且是形而上的真理。这似乎没有分歧。但有的论者认为中国哲学从开始就过多地关注人事,缺乏西方哲学“爱智”的传统,因而中国哲学始终达不到西方哲学的水平,甚至够不够资格称为哲学都成了问题,本书作者为我们提出了另外的想法。他以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这与“爱智”不仅不相抵触,而且相辅相成。实际上,哲学的最深层的根基还是人对自身处境的关注和思索、理解和追求。

作者简介

  陶德麟,男,1931年生,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原武汉大学校长。现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规划哲学评议组副组长、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等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及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多项,撰有《当代中国哲学问题探索》、《哲学的现实与现实的哲学》等著作,主编《社会稳定论》等著作。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图书目录

马克思与唯物主义
1.马克思在什么意义上说与人分隔的自然界是“无”/3
2.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分歧何在/7
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本体论上有原则分歧吗/8
科学认识列宁的“物质”定义
1.关于从“本体论”的角度给物质下定义/12
2.关于在列宁的定义中加进现代科学的具体结论/18
3.关于在列宁的定义中加进物质的其他属性/20
4.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不是旧唯物主义的/21
深化唯物辩证法研究的两个问题
1.关于理论内容/25
2.关于表述形式/26
何谓彻底认识世界
1.问题的由来/29
2.是语词之争还是实质之争/31
实践怎样检验认识
1.几个出发点/36
2.逻辑命题与实在命题的区别/37
3.知觉命题的检验/42
4.普遍命题的检验//44
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和实践标准
1.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49
2.关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57
逻辑证明与真理标准
1.逻辑不能确定论据的真假/63
2.推理形式不能确定结论的真假/67
3.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发展着的实践/70
4.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74
关于真理标准的几个问题
1.在实践标准之外另立真理标准是理论上的倒退/78
2.理论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80
3.回答几种诘难/84
真理阶级性讨论中的一个方法问题
1.争论的由来和“困境”的实质/87
2.“真的理论”与“理论的真”不可混为一谈/88
3.回答两个问题/91
实用主义的真理论
1.在真理的定义问题上,以“工具主义”来反对唯物主义的反
映论/95
2.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问题上,以相对主义来反对唯
物辩证法/105
3.在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上,标榜“实践标准”来偷运主观唯
心主义/109
“双百”方针的理论基础
1.问题的症结何在/113
2.“双百”方针提出时的本来含义/114
3.几种似是而非的流行说法/116
4.百家争鸣的客观依据是什么/121
5.不能把百家争鸣归结为“两家”争鸣/122
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1.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之间是不是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126
2.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之间是否存在着矛盾/129
3.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是生产关系的全部内容/132
关于生产力标准的几个问题
1.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136
2.生产力标准与经济效益/139
3.生产力标准与精神生产/1no
4.生产力标准与现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141
5.生产力标准与道德原则/145
人道主义的哲学基础
1.人道主义与人性论不能等同/148
2.抽象人性论与唯物史观的分歧/149
3.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唯物史观/155
两种伦理原则
1.人道主义是伦理原则而不是历史观/158
2.两种不同哲学基础的人道主义/159
3.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区别/160
4.有分析地对待历史上和现实中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165
关于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盟
1.如何看待哲学的指导作用/168
2.深刻的历史教训/169
3.两个方法论问题/171
下  篇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胜利/177
2.坚持和发展的统一/179
3.概括现代科学成果/181
4.总结革命建设经验/185
5.面向广大群众/186
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90
2.区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191
3.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193
4.准确地把握中国实际/19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课题
1.判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与否的标准/197
2.总结经验的历史主义原则/198
3.研究的视角和视野/19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含义/20l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何以可能/20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党的事业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党的纲领/z08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党的路线/211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214
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1.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统一/220
2.“从群众中来”的过程就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223
3.“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就是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230
4.“从群众中来”和“到群众中去”都必须正确处理一般和特殊
的关系/234
从建国五十年的历程看哲学的作用
1.实践标准解决认识的真理性问题/240
2.生产力标准解决实践的合理性问题/246
3.“三个有利于”标准解决发展生产力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
关系问题/249
改革实践对人们的思想影响
1.当前思想领域变化的主流是进步还是退步/253
2.怎样看待思想变化中的消极现象/256
3.正确处理三个关系/258
道德观念要符合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
1.阻碍改革的固定道德观念应当廓清/262
2.无产阶级道德的历史形态/267
3.整个社会的普遍道德原则/268
4.无产阶级道德对其他道德的继承和借鉴/271
《实践论》的地位和基本内容
1.《实践论》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73
2.《实践论》的基本内容/279
《邓小平文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1.邓小平在思想领域提出的重要原则/319
2.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320
3.坚持与发展不可分离/323
主题·灵魂·精髓
1.主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30
2.灵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34
3.精髓——与时俱进的精神/337
关于哲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
1.哲学专业应当加强,不应当削弱/342
2.培养目标要以“三个面向”为出发点/345
3.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347
4.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水平/350
改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
1.克服简单化/352
2.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360
3.正确对待不同意见的争论/362
进一步重视人文社会科学
1.社会科学的重要性/364
2.振兴中华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367
3.轻视人文社会科学的民族是跛足的民族/369
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
1.中国哲学的共同精神——内圣外王之道/373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结合的必要和可能/378
3.中国哲学的前景/380
附 录
杰出的中国哲学家李达/385
《中国当代哲学问题探索》自序/400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