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文化中国文化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礼教论争与礼秩重省

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礼教论争与礼秩重省

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礼教论争与礼秩重省

定 价:¥30.00

作 者: 张寿安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思想史丛书
标 签: 儒家 礼仪 哲学思想 中国 18世纪

ISBN: 9787301090091 出版时间: 2005-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36 字数:  

内容简介

  清代礼学复兴,成为18世纪以后儒学思想的主轴。本书讨论18世纪的礼学思想,一方面关注清儒礼学思想与宋明天理观念下礼思想之间的差异,包括原则面与制度面,以观察18世纪礼学思想在前近代史脉络里所可能出现之突破。一方面更注目18世纪知识界对宗法秩序和宗法理念所提出的质疑,这些质疑留下极大的开放空间,令响应成为旧知识转型与新知识援引的多向可能。清代礼学复兴,对儒学思想而言,不只是理学转型,更是礼学转型。礼学成为十八世纪以降儒学思想的主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揭示了儒学思想的另一种型态:经验界的秩序。这种直指经验世界之秩序安排的思想,因其兼具理念与形式,故在展开时,与理学产生必然之歧异。礼与理对话,成为儒学思想的另类交锋。此一儒学型态的开拓,不仅能解答学界极为关切的“礼教议题”,更能呈现礼经、礼制和礼俗三度空间在历史时间脉络里交互影响的复杂互动,从而为儒学思想史展开人伦日用经验面向的另一章。【作者简介】张寿安,河南省嵩县人。1951年生于台湾省。台湾大学中文系学士、中文研究所硕士,香港大学哲学博士(1986)。曾任香港浸会大学讲师、美国Seton Hall大学助教授,现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明清学术思想史、礼学思想史。著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龚定庵学术思想研究》,及《清中叶徽州义理学之发展:从戴震、程瑶田到凌廷堪》、《十七世纪中国儒学思想与大众文化间的冲突:以丧葬礼俗为例的探讨》、《礼教与情欲:近代早期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冲突》及《清代扬州学派研究之前瞻》等论文二十余篇。1996年并以《以礼代理》一书荣获第一届“中研院”年轻研究人员著作奖。

作者简介

  张寿安,河南省嵩县人。1951年生于台湾省。台湾大学中文系学士、中文研究所硕士,香港大学哲学博士(1986)。曾任香港浸会大学讲师、美国SetonHall大学助教授,现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明清学术思想史、礼学思想史。著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龚定庵学术思想研究》,及《清中叶徽州义理学之发展:从戴震、程瑶田到凌廷堪》、《十七世纪中国儒学思想与大众文化间的冲突:以丧葬礼俗为例的探讨》、《礼教与情欲:近代早期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冲突》及《清代扬州学派研究之前瞻》等论文二十余篇。1996年并以《以礼代理》一书荣获第一届“中研院”年轻研究人员著作奖。相关图书竹内好的悖论圣贤与圣徒语言,翻译与政治活着的传统:十八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下放政策语言,翻译与政治:严复译《社会通诠》研究

图书目录

北大版序言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明清礼学转型与清代礼学之特色
 第一节 明清礼学转型
 第二节 从私家仪注的“家礼学”到以经典为法式的“仪礼学”
 第三节 仪礼学的兴起与特色
 第四节 清儒礼学的两种性格:考礼、议礼
 小结
第二章 “亲亲尊尊”二系并列的情理结构
 第一节 “亲尊并列”的情理结构
 第二节 亲尊冲突与宋明君权独尊
 第三节 清儒的“尊尊”与“尊君”之辩
 第四节 亲尊持衡与失衡之后
 小结
第三章 “为人后”:清儒论“君统”之独立
 第一节 “继嗣”观念下的明代大礼仪
 第二节 德奇龄论“传位法”
 第三节 乾嘉学者论“为人后”的特殊身份与意义
 第四节 晚清学者论“统嗣二分”与“君臣伦非父子伦”
 第五节 光绪宣统入继与“君统独立”之争
 小结
第四章 “嫂叔无服?嫂叔有服?”——“男女有别”观念的松动
 第一节 文献资料与历代律令
 第二节 万斯同与“有服”“无服”争议之起
 第三节 从考证古制到辨析礼意
 第四节 达情遂欲与服制改革
 小结
第五章 “成妇?成妻?”:清儒论婚姻之成立
第一节 婚礼议题之起
第二节 毛奇龄论“成妇重于成妻”
第三节 乾嘉学者论“成妻重于成妇”
 第四节 “贞”观念与成妻意重之结合
 小结
结论
征引书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