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宗教佛教五蕴心理学(上下)

五蕴心理学(上下)

五蕴心理学(上下)

定 价:¥59.00

作 者: 惟海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佛教

ISBN: 9787801237217 出版时间: 2000-0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923 字数:  

内容简介

  《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以现代心理学的观念和方法,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来系统全面揭示佛教五蕴说中丰富的心理学资源,及其独特的古典心理学范式。最有特色的一本阐发佛教心理学的专著。《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内容包括心理的五蕴系统结构,佛家心理学的方法论特征,黄向五蕴系统,纵向五蕴层次。五蕴的缘起过程,内明与心悟,五蕴范式在心理学分支学科中的应用,五蕴心理学的前景等。1.《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以通俗性介绍五蕴心理学范式为主。《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对范式的理解是:与对象的自然物理结构和规律相结合的知识体系。基于这种理解,把五蕴缘起视为关于心理机能体系的系统知识。2.《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把释迦牟尼佛视为发现心理机能结构和缘起规律并创立五蕴心理学范式的心理学家。3.五蕴的概念,不人主蕴涵着建构的关系,也带有对心理功能进行价值批判的意义,故五蕴起理论作为一种心理学体系,必将提到五蕴缘起在人生修养中的应用,但《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尽量回避佛教的宗极、信仰、修行、解脱等宗教性内容。4.《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关于五蕴心理学范畴、概念的甄别原则:五蕴缘起等基本范畴,源自释迦牟尼佛,也是自其传入中国两千年来得到认可的。心理领域的一般概念,则参考佛教经论、现代心理学和汉语习惯用法。5.《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对心理哲学的基本问题,按层面不同则知识性质不同的观点,分别理解。在心理现象的层面上,《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同意世俗谛中心理意义上的存在,即以觉知为存在,肯定心理意义上的“实有”。有心理存在的本体论上,观点是“业即是有”,白话诠之,大意为“存在即作用效能”。6.《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就主要性质而论,不是研究性著作,引文标注格式,在规范性与经济原则之间行中道。

作者简介

暂缺《五蕴心理学(上下)》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序一 楼宇烈(1)
序二 戒忍(3)
鸣谢(4)
例言(1)
绪论(1)
导言:研究五蕴心理学的门径(1)
上册
第一章 心理的五蕴系统结构(1)
1.1身心和合的观点(3)
1.2五蕴的体系(9)
1.3五蕴理论的意义性特征(26)
第二章 佛家心理学的方法论特征(31)
2.1基本观察方法(31)
2.2心理现象分析方法(37)
2.2.1五位理论——心理现象分位观察(37)
2.2.2心所理论——心理内容意义研究(64)
2.2.3日常心事五蕴相应分析(80)
2.2.4食增理论——心理系统自成长的模式及其因素(82)
2.3心理学理论方法(85)
2.3.1心理学基础知识的组织方法——五善巧体系(86)
2.3.1心理信息的描述理论与审核方法(89)
2.3.3心理人学方法(92)
2.4心理实证实践方法(95)
2.5佛家心理学方法的哲学背景及其可能的前景(99)
第三章 横向五蕴系统(103)
3.1信息摄取系统——色蕴(104)
3.1.1色蕴感知(107)
3.1.2意官系统对身心信息的主观感知与法的概念(125)
3.1.3境界(126)
3.1.4色蕴作业(129)
3.1感受系统——受蕴(132)
3.2.1感受的概念(132)
3.2.2感受的分类(139)
3.2.3自性受与近行受的关系(141)
3.1.4受蕴系统的层级结构(143)
3.2.5五蕴生受(147)
3.2.6受蕴作业(149)
3.2.7受心所——常见情感现象(154)
3.2.8禅定体验与受蕴的关系(157)
3.3认知系统——想蕴(159)
3.3.1认知的分类(159)
3.3.2认知系统的结构(165)
3.3.3认知的基本过程(169)
3.3.4认知的分别性(171)
3.3.5五蕴生想(186)
3.3.6想蕴心所(188)
3.3.7认知哲学的心理背景(190)
3.3.8智力开发(191)
3.3.9论虚妄分别(195)
3.4能动系统——行蕴(196)
3.4.1行与心理动力特征(199)
3.4.2行业的分类(201)
3.4.3能动作意的结构与水平(202)
3.4.4能动系统的层级结构(216)
3.4.5五蕴生思(223)
3.4.6动机的作为性(225)
3.4.7善有为与自我造化(231)
3.4.8无为超作为(234)
3.5理解系统——识蕴(237)
3.5.1识蕴的基本概念(238)
3.5.2识蕴的认识机能(2奶)
3.5.3识蕴的情识化特征(245)
3.5.4识蕴的理解机能(247)
3.5.5识蕴的内容结构(270)
3.5.6情识住著(276)
3.5.7识转依——识蕴开发(285)
3.5.8识蕴与意识的鉴别(286)
第四章 纵向五蕴层次(294)
4.1精神世界的话语特殊性及宗教性秘密意趣(296)
4.2经验性理论的浅深两分说(299)
4.3本地——生得境界(300)
4.3.1三界理论(302)
4.3.2五界理论(306)
4.3.3五蕴立体结构(314)
4.4定地——定得境界(316)
4.5道地——解脱得清净境界(322)
4.6法界与自我(326)
4.6.1法界层次与境界(326)
4.6.2法界自我意识与心理人格(326)
4.6.3法界与自我(329)
第五章 五蕴的缘起过程(333)
5.1缘起的概念与性质(333)
5.2心理过程缘起(335)
5.2.1心理现象的缘生条件——四缘说(336)
5.2.2十二支缘起说(340)
5.2.3有情心的趣道升沉过程(347)
5.2.4众生身的生死轮回(349)
5.2.5行为缘起(350)
5.2.6古典内明计量系统(352)
5.3记忆相应本转缘起(359)
5.3.1本转辗转互熏(359)
5.3.2业力种子与记忆内容(363)
5.3.3记忆的结构及其意识水平(365)
5.3.4结生相续——记忆的一般过程(372)
5.3.5般涅粱——选择性遗忘规律(3肋)
5.4五蕴发展缘起(387)
5.4.1五蕴发展的类型及其分位(388)
5.4.2五蕴发展原理(400)
5.4.3道德发展的五蕴原理(407)
5.4.4记忆缘起因果与心理人生发展(412)
5.5广义缘起论(415)
5.5.1七重因果论(417)
5.5.2二级二依缘起论(443)
5.5.3哲学缘起论的内明因素(449)
下册
第六章 内明与心悟(465)
6.1内明是心悟心理学(465)
6.2内明的对象世界(467)
6.2.1内明对象的性质及其信息拾取的门径(468)
6.2.2反应性、知性、感应性的区别和联系(469)
6.2.3内明的思维(472)
6.2.4灵感、顿悟、直觉的鉴别(473)
6.3心理结障(475)
6.3.1五蕴结障的逻辑结构及其恶性功能特征(476)
6.3.2烦恼的分类(479)
6.3.3烦恼的三个层次(481)
6.3.4烦恼的意识状态——随眠与缠(483)
6.3.5烦恼对生命的结缚与役使作用——结与使(485)
6.3.6烦恼与心理结构局限性之间的关系——阴魔与盖障(486)
6.4五蕴的流转与还灭(489)
6.4.1本转互变与生死轮回(489)
6.4.2杂染流转义(490)
6.4.3杂染的类型(494)
6.4.4还灭清净(497)
6.4.5破蕴断结方法论及其实例(503)
6.5心悟与道果(506)
6.5.1道果的基本原理(506)
6.5.2开悟的心智过程(512)
6.5.3佛家心智学理论(518)
6.5.4佛家宗教性人格评鉴的基本原理(548)
6.5.5佛家法身事业的心理原理(552)
6.6宗门禅原理(557)
6.6.1宗门禅核心技术及其原理(557)
6.6.2三劫三关的心理原理(564)
6.6.3纲宗自透的心理原理(567)
6.6.4宗门师位的心智原理(569)
6.6.5中介与禅(572)
第七章 五蕴范式在心理学分支学科中的应用(576)
7.1五蕴个性心理学模式(576)
7.1.1五蕴格局差异性(577)
7.1.2善劣根性差异(580)
7.1.3个性的层次与领域(583)
7.1.4能力差异(596)
7.1.5心理格局转化的类型和因素(599)
7.2五蕴教育心理学原理(601)
7.2.1五蕴全人教育的理念(602)
7.2.2佛家人性观及其相应的教育取向(605)
7.2.3五蕴道德教育(607)
7.2.4五蕴意门识与人格自觉教育(617)
7.2.5勇气的培养(619)
7.2.6学习的心理要素(622)
7.3五蕴学习心理学原理(624)
7.3.1基本学习心理(624)
7.3.2学习的内容一行为一方法的相应原理(632)
7.3.3知识转化为智能的心理原理(639)
7.3.4道观察对心智建构的意义(642)
【参考】阅读思维法及其五蕴原理(646)
7.3.5学习分析(650)
7.4五蕴心理医学原理(652)
7.4.1五蕴心理医学的基本观念(652)
7.4.2五蕴心理病理理论(658)
7.4.3五蕴辩证论治的基本理论(670)
7.4.4常见心理疾患的五蕴辩证论治(682)
7.4.5佛家心灵帮助的原则与常用方法(694)
第八章 五蕴心理学的前景(711)
8.1五蕴心理学在基础心理学方面的前景(712)
8.1.1心理学理论模式(712)
8.1.2理论心理学的若干问题(714)
8.1.3解脱五蕴意味着什么(723)
8.2五蕴心理学在哲学研究中的前景(738)
8.2.1五蕴人生哲学原理(738)
8.2.2五蕴伦理哲学原理一(741)
8.2.3佛学的心本人学原理(751)
8.3五蕴理论在桥梁学科中的前景(837)
8.3.1五蕴认知心理学的探索(838)
8.3.2五蕴宗教心理原理(851)
8.3.3玄秘主义症候群(858)
8.4五蕴修养学原理(862)
8.4.1修养性相论(862)
8.4.2修养价值论(868)
8.4.3修养目的论(876)
8.4.4修养方法论(879)
8.4.5修养实践论(884)
8.4.6内层修养安心立命论(896)
8.5法界差别与心理学方法之间的关联性(910)
主要参考书目(917)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