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历史回顾
1.1 早期观点
1.2 卡塔琳娜·赖斯和翻译批评理论的功能类别
1.3 汉斯·弗米尔:目的论及其他
1.4 贾斯特·赫尔兹--曼塔里和翻译行为论
1.5 译员培训中的功能方法论
2 翻译与行为理论
2.1 翻译作为一种翻译互动形式
2.2 翻译作为一种有意图的互动
2.3 翻译作为一种人际互动
2.4 翻译作为一种交际行为
2.5 翻译作为跨文化行为
2.6 翻译作为一种文本处理行为
3 目的论的基本概念
3.1 skopos、目标、目的、意图、功能和翻译纲要
3.2 篇际一致和篇内一致
3.3 文化的概念和文化专属性
3.4 合适与对等
3.5 文本分类的作用
4 功能理论在译员培训中的应用
4.1 翻译导向的文本功能模式
4.2 翻译的功能类型
4.3 功能翻译中的规范和常规
4.4 原文分析、翻译纲要及翻译问题的确定
4.5 翻译问题的功能层级
4.6 重新审视翻译单位
4.7 翻译误差和翻译评估
5 功能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5.1 文学交际中相互作用的各种动因
5.2 跨文化障碍的文学交际
5.3 文学翻译的目的与任务
5.4 举例
6 从功能主义途径探讨口译
6.1 口译在目的论中的角色
6.2 译员的培训:从口译到笔译
6.3 从功能主义途径探讨同声传译
7 批评
8 功能加忠诚
9 展望未来
术语表
人名英汉对照表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