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海洋渔业捕捞过度和资源的严重衰退,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重点正在从传统的捕捞业向养殖业转化。近几年来,海水养殖业的规模急速扩大,产量大幅度增长,形势很好。继海带和对虾养殖产业发展高潮之后,贝类养殖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养殖产业,年产量近1000万t(2003年为985万t);而网箱养鱼也正在高速发展;海水养殖业已成为极其庞大而重要的产业,在沿海经济的发展和渔民的生计中起着重大作用。但是,由于渔民群众发展养殖生产的热情和积极性无度发挥,政府有关部门又缺乏严格与科学的管理,生产者片面追求高产,忽视了长远的生态效益,致使不少海域发展过度,养殖自身污染加重,导致环境恶化,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严重影响到海水养殖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研究、评价养殖海域生态特征和养殖容量、为健康养殖与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已成为水产养殖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令人欣慰的是,这些方面出现的问题已经引起科技界、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管理部门与广大养殖人员的高度重视,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手段,寻求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来控制养殖生产规模和调整养殖业的布局。在海域养殖生态和养殖容量的研究与评价方面,目前对维持自然水体物质供需平衡进行浅海生物(如贝、藻类)养殖容量的研究与评价已有报道,但对滩涂贝类、尤其是舔食性贝类(如浙江著名特产泥螺)养殖容量的研究与评价则尚未见有成果报道,对海湾人工投饵网箱养鱼系统养殖容量的研究与评价也极少见到。宁修仁教授继2003年主编出版《象山港水域养殖生态与主要鱼类养殖容量研究与评价》一书之后,又出色地完成内容更加丰富的专著《乐清湾、三门湾养殖生态和养殖容量研究与评价》。该专著紧密联系养殖生产,涉及的研究项目和学科内容更加丰富,以多学科联合攻关方式,通过对浙江省重要养殖区乐清湾和三门湾养殖环境及生态特点(包括水体温、盐结构、潮汐变化、水交换等水文特征,水质和底质化学环境,水域和滩涂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生态特征,季节与空间变化及其与水产养殖的关系)等诸多领域的综合与系统研究、主要养殖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养殖生物对栖息环境的影响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主要养殖生物生态生理和能量代谢与收支研究等,采用营养动态学方法和数值模拟手段来测定和评价投饵网箱养鱼、筏式和滩涂养贝的养殖容量以及大型藻类对养殖动物污染的纠正容量。结合两湾水交换、更新与自净能力,饵料生物的丰度与分布,氮、磷等污染物的浓度与分布,并通过遥感对岸线和地形的测量来评价该两湾养殖业的合理布局,为该两湾网箱投饵养鱼业和贝、藻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及其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并为其养殖生态结构优化技术的开发打下基础。该专著可为我国其他海湾的同类研究和海水养殖业的科学管理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很高的应用价值。总之,该著作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又一重要进展,它将为推动全国各海湾生态学研究和养殖生产的健康与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