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监测基本原理、显示与记录仪
第一节 监视器显示
第二节 记录仪
第三节 整体监测
监测基本原理、显示与记录仪图解
第二章 中心静脉压,左心房压
第一节 心动周期定义
第二节 中心静脉压
第三节 右心房压与左心房压
中心静脉压和左心房压图解
第三章 肺动脉压
第一节 肺动脉漂浮导管:波形形态
第二节 导管置入原则
第三节 与时间的关系:肺动脉压
肺动脉压图解
第四章 肺动脉楔压
第一节 何谓楔压
第二节 楔压与左心房压
第三节 楔压与右心房压
第四节 读出楔压
第五节 楔压、阻塞压和毛细血管压
第六节 在未楔嵌的肺动脉压力曲线识别楔压
肺动脉楔压图解
第五章 肺动脉压与楔压的伪差
肺动脉压和楔压的伪差图解
第六章 预测左心室舒张末压
第一节 平均压与相位压的区别
第二节 低估左心室舒张末压
一、左心室顺应性降低
二、主动脉瓣反流
三、肺动脉瓣反流
四、右束支传导阻滞
五、肺血管床减少
第三节 高估左心室舒张末压
一、呼气末正压
二、肺动脉高压
三、肺静脉阻塞性疾病
四、二尖瓣狭窄
五、二尖瓣反流
六、心动过速
七、室间隔缺损
第四节 小结:预测左心室舒张末压
预测左心室舒张末压图解
第七章 动脉血压: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
第一节 为什么要直接测量血压?
第二节 直接动脉血压与间接动脉血压
第三节 收缩压、舒张压或平均动脉压:测量哪一项?真实还是伪差?
动脉血压图解
第八章 直接动脉血压监测:正常波形
第一节 波形成分
第二节 动脉压力波形的演变
第三节 重搏波切迹
直接动脉血压监测图解
第九章 直接测量血压的技术要求
第一节 动脉压力波形的频率内容
第二节 自然频率
第三节 衰减系数
第四节 适度的动态反应
第五节 测量自然频率和衰减系数
第六节 关于气泡
第七节 动态反应的临床重要性
第八节 传感器的设置:调零点、定标与定位
直接测量血压的技术要求图解
第十章 心电生理学基础
第一节 标准导联的放置
第二节 可选择的导联系统
第三节 有创心电图导联
第四节 导联选择与显示
第五节 滤波选择
第六节 增益调节
心电生理学基础图解
第十一章 心肌缺血:心电图检测
第一节 缺血类型:ST段改变
第二节 缺血类型:心电图辅助线索
第三节 单导联监测的限度
第四节 围手术期的混杂影响
第五节 计算机辅助ST段监测
心肌缺血图解
第十二章 心肌缺血:血流动力学检测
第一节 缺血的肺动脉导管检测:背景
第二节 舒张功能障碍:楔压升高和大a波
第三节 收缩功能失调:大v波
第四节 楔压用于发现缺血:原因还是结果?
第五节 缺血的血流动力学表现:是否存在缺血链?
第六节 右心室缺血
心肌缺血图解
第十三章 监测心率
脉率还是心率?
监测心率图解
第十四章 心律失常:一种整合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的方法
第一节 心房颤动与扑动
第二节 房室分离
第三节 识别伪差
第四节 起搏与房室同步
第五节 体外循环期间的房室脱节
心律失常图解
第十五章 压力-容积关系、跨壁压力和前负荷
第一节 舒张压-容积关系
第二节 中心静脉压预测左心室前负荷
第三节 跨壁压力
第四节 是最佳的前负荷吗?使用液体的挑战
压力-容积关系、跨壁压力和前负荷图解
第十六章 呼吸与循环的相互影响
第一节 判读呼吸周期中的中心血管压力:平均压还是呼气末压?
第二节 监测呼气末的压力
第三节 呼气末压力值:腔穴
第四节 自动测量楔压
第五节 正压通气:对前负荷的影响
第六节 正压通气:对后负荷的影响
第七节 收缩压变化:呼吸与循环相互作用的临床应用
呼吸与循环的相互影响图解
第十七章 心瓣膜病的表现
第一节 v波:三尖瓣和二尖瓣反流的标志
第二节 v波高度作为二尖瓣反流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第三节 三尖瓣狭窄和二尖瓣狭窄
第四节 主动脉瓣狭窄和反流
心瓣膜病的表现图解
第十八章 心包缩窄与心脏压塞
第一节 缩窄与压塞的静脉波形
第二节 奇脉
心包缩窄与心脏压塞图解
第十九章 体外循环期间的血流动力学观察
第一节 低温:Osborne波与其他心电图表现
第二节 识别左心室牵张
第三节 血压波
体外循环期间的血流动力学观察图解
第二十章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第一节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的时间确定
第二节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时间确定的问题
第三节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的时间确定:压力监测部位的影响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