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外科学灾难和事故的创伤救治

灾难和事故的创伤救治

灾难和事故的创伤救治

定 价:¥59.00

作 者: 王正国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基础医学

ISBN: 9787117068925 出版时间: 2005-08-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601 字数:  

内容简介

  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使得全球自然灾害不断增多;在平时,车祸、矿难等意外事故也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在各种灾难和事故中常发生大量的创伤伤员。为了使广大医务人员熟悉灾难和事故的创伤救治技术,以减少伤亡和残废, 特请我国著名的创伤医学专家,中国冲击伤、创伤弹道学、交通医学研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国家重点学科——野战外科学学术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教授主编,并组织20余名创伤医学和急救医学专家共同编写了《灾难和事故的创伤救治》一书。全书共分二十三章,第一至第七章为概述部分;第八、九章介绍院前急救;第十章介绍急诊科救治;第十二章为并发症的防治;第十三至二十二章为各种创伤的救治;第二十三章专门介绍灾后传染病的防治。本书主要供中级、初级临床医师在进行救灾和创伤急救时参考;也可供抢险救灾以及有关人员及广大群众阅读;也可作为培训教材使用。

作者简介

  王正国院士是我国冲击伤、创伤弹道学、交通医学研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国家重点学科——野战外科学学术带头人,该学科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致力于战创伤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近50年,发表论文210余篇,先后主编出版专著20余部,培养博士后8名,博士研究生45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被国家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严重创伤早期全身性损害与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学科学技术奖(1997);美国联合保健勤务大学Michael DeBakey(迪贝克)国际军医奖(1998);陈嘉庚医学科学奖(2000);国际交通医学重大成就奖(2000);第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02)。现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交通医学学会副主席、西亚地区主席;国际《Traffic Injury Prevention》杂志副主编等。

图书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灾难医学与急诊医学的现代认识
第一节 灾难和灾难医学
一、什么是灾难
二、什么是灾难医学
第二节 急诊医学
一、急诊医学的形成背景
二、急诊医学的研究范围
第三节 灾难医学与急诊医学的关系
第二章 灾难、事故时创伤发生情况
第一节 灾难及疫病造成的人员死亡
第二节 地震创伤
一、地震创伤的发生情况
二、地震创伤的伤情特点
第三节 其他灾难所致的创伤
一、洪涝水灾创伤
二、火山爆发致伤
三、海啸所致创伤
四、高低温和雪崩灾难所致的创伤
第四节 事故创伤
一、行人创伤
二、自行车伤
三、摩托车手及乘员创伤
四、汽车驾驶员及乘员创伤
第三章 灾难时医学救援的组织指挥、人员组成和物资配置
第一节 组织机构
第二节 分级救治
第三节 救治方案
第四节 医院工作
第五节 人员组成
第六节 物资配置
第七节 军队作用
第四章 海难、空难、火灾、水灾时的紧急医疗救援
第一节 海难时的紧急医疗救援
一、自救互救
二、救治原则
第二节 空难时的紧急医疗救援
一、现场抢救
二、伤员后送
三、烧伤救治
第三节 火灾时的紧急医疗救援
一、现场急救
二、转院治疗
第四节 水灾时的紧急医疗救援
一、现场急救
二、紧急救治
第五章 矿难时的紧急医疗救援
第一节 矿山创伤抢救
一、矿山创伤的流行病学特点
二、矿山创伤特点和致伤原因
三、矿山创伤的急救工作
第二节 矿山多发性损伤
一、致伤原因及机理
二、多发性创伤的早期处理原则
三、各部位多发性损伤的诊治
四、在诊断和处理多发创伤中易犯的错误
五、多发性损伤的术后处理
第三节 矿山瓦斯爆炸伤
一、煤矿井下瓦斯爆炸的致伤原因和机制
二、瓦斯爆炸伤的特点
三、病理变化
四、临床表现与诊断
五、现场急救
六、治疗
第四节 矿山雷管爆炸伤
一、雷管爆炸伤的伤因与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原则
四、颌面部爆炸伤
第六章 地震时的紧急医疗救援
第一节 地震医疗救援特点
第二节 中国防震减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主要内容
第三节 地震灾害中伤亡人员的紧急救治
一、震时救援机构的组织
二、地震时伤员的现场救治
第七章 创伤急救体系的“三环理论”
一、创伤急救“三环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创伤急救"三环理论"的基本要求
三、创伤的院前急救体系
四、创伤的急诊科救治体系
五、创伤的重症监测与治疗体系
第八章 院前急救基本规则
第一节 院前急救的组织、设备和工作方式
一、院前急救的模式
二、院前急救的组织
三、大型灾难事故急救的组织和指挥
四、急救设备
五、院前急救的工作流程
第二节 院前急救的五大技术
一、畅通气道
二、止血
三、包扎
四、固定
五、搬运
第三节 现场的心肺复苏
一、心肺复苏的进展
二、现场心肺复苏方法
三、婴幼儿心肺复苏
四、心肺复苏有效与无效的判断
五、高级心肺复苏
六、脑复苏
第四节 伤情的判定、分类及院前处理
一、伤情的判定
二、伤情的分类
三、创伤的院前急救
第九章 部位伤的院前急救
第一节 颅脑伤的院前急救
一、解除通气障碍
二、止血
三、脑疝的预防和紧急处理
四、简单询问病史
五、重点体格检查
六、初步诊断判断
七、颅脑伤病人的后送
第二节 颌面及颈部伤的院前急救
一、解除通气障碍
二、控制出血
三、颈部血肿紧急处理
四、纵隔气肿减压引流
五、抗休克治疗
六、初步诊断判断
七、颌面及颈部伤病人的后送
第三节 胸部伤的院前急救
一、复苏和院前紧急剖胸术
二、简单询问病史
三、重点体格检查
四、胸腔穿刺术
五、心包穿刺术
六、胸腔引流术
七、纵隔引流术
八、张力性气胸的紧急处理
九、连枷胸初步处理
十、心肺挫伤初步处理
十一、心脏大血管伤的紧急处理
十二、胸部穿透锐器的处理
十三、胸部伤病人的后送
第四节 腹部伤的院前急救
一、复苏和院前紧急剖腹术
二、简单询问病史
三、重点体格检查
四、腹腔穿刺术
五、保留导尿
六、直肠指检
七、脱出肠管的处理
八、腹部穿透锐器的处理
九、腹部伤病人的后送
第五节 骨折的院前急救
一、脊柱骨折
二、骨盆骨折
三、四肢骨折
第十章 急诊科救治
第一节 急诊科的功能、人员组成和设施
一、急诊科的功能
二、急诊科的人员组成
三、急诊科的设施
第二节 心搏与呼吸骤停的处理
一、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及临床表现
二、诊断
三、CPCR的实施
四、CPCR的终止
第三节 休克的处理
一、休克的分类
二、临床表现
三、休克的监测
四、诊断
五、治疗
六、几种类型休克的处理
第四节 颅脑伤的处理
一、分类
二、颅脑损伤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颅脑损伤的诊断
六、颅脑损伤的救治
第五节 颌面及颈部伤的处理
一、眼外伤
二、口腔颌面外伤
三、鼻外伤
四、咽喉部创伤
五、颈部创伤的处理
第六节 胸部伤的处理
一、胸部解剖及创伤分类
二、胸部创伤主要临床表现
三、胸部创伤的诊断
四、胸部创伤早期救治
五、胸壁创伤治疗
六、胸膜腔创伤治疗
七、肺实质及气道创伤治疗
八、心脏损伤
九、胸腔内大血管损伤
十、食管损伤
十一、创伤性膈肌破裂
十二、创伤性窒息
第七节 腹部伤的处理
一、腹部伤概况
二、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三、诊断
四、急救与治疗
五、腹内各脏器伤的特点和处理
六、腹部损伤控制外科
第八节 泌尿生殖系伤的处理
一、肾损伤
二、输尿管损伤
三、膀胱损伤
四、尿道损伤
五、阴茎、阴囊及睾丸损伤
第九节 脊柱脊髓伤的处理
一、脊柱的解剖
二、脊柱损伤的机制和类型
三、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
四、院前急救
五、脊髓损伤后的药物治疗
六、颈椎牵引和制动
七、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八、常见脊柱脊髓损伤
第十节 骨盆伤的处理
一、骨盆的应用解剖
二、骨盆伤的损伤机制
三、分类
四、骨盆骨折的诊断
五、治疗
六、并发症及其处理
第十一节 四肢伤的处理
一、上肢损伤的处理
二、下肢损伤的处理
三、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四、四肢大血管损伤的处理
五、周围神经损伤的处理
第十一章 重症监护室救治
第一节 ICU的设置
一、ICU的种类
二、ICU的位置
三、ICU的床位设置
四、病区设置
五、人员配置
六、仪器设备
七、管理制度
第二节 准入ICU的适应证和离开ICU的条件
一、心跳骤停
二、休克
三、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四、急性心功能不全
五、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六、严重心律失常
七、高血压危象
八、急性肾功能不全
九、大出血
十、严重创伤、多发伤
十一、重大、高危手术
十二、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十三、急性中毒
十四、MODS
第三节 ICU的系统监测
一、一般监测
二、循环监测
三、呼吸监测
四、肾脏功能监测
五、水电解质平衡监测
六、中枢神经系统
七、血液系统监测
八、肝功能监测
九、胃肠系统监测
十、代谢和营养监测
十一、分级监测项目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 ICU的重点监测
第五节 ICU的营养支持
第六节 ICU的医源性感染
第十二章 创伤并发症的防治
第一节 休克的防治
一、 概论
二、休克的基本病理生理
三、休克的临床表现
四、休克的诊断与监测
五、休克的防治
第二节 感染的防治
一、创伤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二、创伤后化脓性感染
三、创伤后厌氧菌感染
四、创伤后肠源性感染
五、创伤后脓毒症
六、创伤后破伤风
七、创伤后气性坏疽
八、创伤抗生素使用原则
第三节 应激性溃疡的防治
一、病因
二、发病机制
三、病理
四、临床表现
五、诊断
六、治疗
七、预防
第四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
一、ARDS的定义
二、发病机制
三、流行病学和预后
四、诊断
五、防治
第五节 心功能不全的防治
一、心力衰竭的临床类型
二、心功能的判定和分级
三、灾害所致心功能不全的主要因素
四、心力衰竭的治疗学基础
五、创伤后心功能不全的防治
第六节 肝功能不全的防治
一、创伤后的肝脏损害
二、创伤后肝脏损伤的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
五、防治措施
第七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与治疗
挤压综合征
一、挤压综合征的概念
二、挤压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挤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四、挤压综合征的防治
第八节 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防治
一、发病情况
二、发病原因
三、发病机制
四、诊断
五、防治
第十三章 烧伤的救治
第一节 烧伤严重程度的估计
一、烧伤面积的估计
二、烧伤深度的估计
三、烧伤严重程度分类
第二节 烧伤临床过程
一、体液渗出期
二、急性感染期
三、创面功能修复期
第三节 烧伤急救与转送
一、烧伤急救
二、烧伤病人转送
三、成批烧伤伤员急救
四、烧伤早期处理
第四节 烧伤休克的防治
一、烧伤休克的诊断
二、烧伤休克的治疗
第五节 烧伤创面处理
一、烧伤创面非手术处理
二、烧伤创面用药
三、烧伤创面的手术处理
第六节 烧伤全身性感染
一、烧伤全身性感染的诊断
二、烧伤全身性感染防治
第七节 化学烧伤和电烧伤
一、化学烧伤
二、电烧伤
第十四章 道路交通事故伤的救治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伤概述
一、基本情况
二、道路交通事故伤的分类与特点
三、交通伤中的伤情特点
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伤的院前急救
一、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紧急救援的原则
二、现场紧急医疗救护
三、各部位伤院前急救处理
第三节 道路交通事故伤的急诊室救治
一、医院急诊室救治步骤
二、严重多发伤的救治
三、交通伤急诊室手术
第四节 各部位伤的急救处理原则
一、阻塞性窒息
二、休克
三、颅脑伤
四、鼻部伤
五、口腔颌面伤
六、颈部伤
七、胸部伤
八、腹部伤
九、泌尿系统损伤
十、四肢及骨盆伤
十一、脊柱伤
第十五章 爆炸伤的救治
第一节 爆炸伤的发生情况
第二节 爆炸伤的发生机制
一、原发冲击伤发生机制
二、爆炸破片伤的发生机制
三、撞击伤的发生机制
四、热能、放射线或其他因素所致损伤机制
第三节 爆炸伤的伤情特点
第四节 爆炸伤的救治
一、现场急救
二、爆炸冲击伤的救治
三、爆炸破片伤救治
第十六章 海水浸泡伤的救治
一、海水的理化性质及水温
二、海洋生物与微生物
三、海水浸泡损伤特点
四、海水浸泡伤的早期救治原则
第十七章 火器伤的救治
第一节 创伤弹道学
一、投射物的动能
二、投射物能量传递及致伤机制
三、影响投射物能量传递的因素
四、创伤弹道的病理特点
第二节 火器伤特点
第三节 火器伤救治原则
一、分级救治
二、控制伤害手术
三、初期外科处理
四、感染防治
第十八章 冷伤的救治
第一节 致伤原因
第二节 分类
第三节 冻结性冷伤
一、病理生理
二、冻伤的临床表现
三、冻伤的诊断
四、冻伤的治疗
五、冻伤的后遗症及其处理
第四节 非冻结性冷伤
一、冻疮
二、浸渍足
三、战壕足
第五节 体温过低(冻僵)
一、体温过低的分类
二、体温过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三、体温过低的治疗
四、体温过低的预后与并发症
第六节 冷伤的预防
一、重视教育管理
二、加强防寒保暖
三、提高抗寒能力
四、药物预防
第十九章 放射损伤的救治
第一节 急性放射损伤
一、急性放射病的分型和分度
二、急性放射病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三、诊断
四、治疗
五、放射病合并创伤的外科处理问题
第二节 皮肤放射损伤
一、临床表现
二、诊断
三、治疗
第三节 内照射放射损伤
一、进入途径
二、分布
三、排出
四、临床特点
五、临床诊断
六、救治
第二十章 毒剂伤的救治
第一节 化学毒剂伤概述
一、化学毒物的毒性和危险度
二、化学毒物的毒理学分类
三、引起化学毒剂伤的原因
第二节 毒剂伤的医学处理原则
第三节 主要化学毒剂伤的救治
一、刺激性毒物中毒
二、窒息性毒物中毒
三、神经性毒物中毒
四、糜烂性毒物中毒
五、失能性毒物中毒
第四节 化学复合伤的救治
一、引致化学复合的原因
二、化学复合伤的分类
三、化学复合伤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第二十一章 多发伤的救治
第一节 多发伤的临床特点
第二节 多发伤的伤情评估
第三节 多发伤的诊断
第四节 多发伤的治疗
第五节 损伤控制外科在多发伤的应用
一、严重创伤后威胁生命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
二、损伤控制外科的方法
第六节 多发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防治
一、多发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二、多发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
第二十二章 复合伤的救治
第一节 复合伤的发生情况和伤情特点
一、复合伤的发生情况
二、复合伤的伤情分度
三、复合伤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几种重要复合伤的特点和救治
一、放射复合伤的伤情特点
二、化学复合伤
三、创伤复合伤
四、外伤电磁复合伤
五、外伤感染性复合伤
第二十三章 灾后感染病的防治
第一节 自然灾难后感染病的防治
一、洪水
二、地震
三、海啸
四、飓风
五、火山爆发
第二节 人为灾难后严重感染病的防治
一、战争
二、生物恐怖活动
第三节 结束语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