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本书是作者在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和炼焦新技术应用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全书共分10章 ,涵盖了炼焦技术的绝大部分内容和近10年来的最新应用成果。第1章炼焦配煤基础,概括 地介绍了配煤工艺与原理,重点介绍了配煤质量控制和焦炭质量预测方法。第2章煤预热技 术,介绍了煤预热工艺原理和煤预热的典型设备与工艺。第3章煤干燥与煤调湿技术,重点 对煤调湿炼焦技术以及典型的工艺进行了介绍。第4章配型煤炼焦技术,在简述一般型煤炼 焦原理的基础上,对型煤炼焦生产和发展型煤的关键进行了总结。第5章捣固炼焦技术,阐 述了该技术对我国炼焦资源和焦炭质量的影响,典型的工艺与生产现状,以及发展的对策 等。第6章配加物共炭化炼焦技术,针对国内外添加黏结剂、焦粉、瘦化剂等炼焦技术和生 产问题进行了阐述。第7章21世纪新型炼焦技术,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包括SCOP炼焦技术、巨型反应器炼焦和无回收炼焦技术。第8章炼焦焦炭后处理技术,介绍 了常规湿法熄焦技术、低水分熄焦技术和稳定熄焦技术,重点介绍了干法熄焦技术(CDQ)。 第9章焦炉加热控制与应用,重点介绍了自主开发的焦炉智能控制系统和焦炉四大车定位与 联锁控制系统。第10章焦化污染与环境治理,简要地总结了焦化废水与处理工艺、焦化大 气污染与控制以及焦化废渣、废液的处理等。 本书系统完整,对不同新技术的表述有所侧重。内容丰富,实践性和实用性较强。理论和 工艺结合紧密,对各类技术的表述也考虑到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的空间。因此,可供焦化、 化工工艺及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参阅或作为教学用书。 本书前言高温炼焦是煤气化、液化、炭化等转化技术中最为成熟的工艺,也是高炉炼铁、机械铸造 最主要的辅助产业。近年来,我国实际焦炭产量占世界总焦炭产量的一半左右,已成为全 球最大的焦炭生产和出口国。由此刺激了炼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建和改造焦炉数量直线 上升,焦炉大型化比例显著提高;干熄焦、捣固炼焦、焦炉信息化改造、炼焦生产自动化 等一批新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扩大弱黏煤利用、配煤专家系统、煤与不同添加物的共焦 化以及改善焦炭热性质等应用型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国炼焦技术在国际上的地位 也日益提高。但是,世界性的优质炼焦煤资源短缺,炼铁技术的进步不断减小对焦炭的依 靠,以及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等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合理利用、节约和 保护矿产、能源等重要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准,是摆在焦化工作者 面前的主要任务。本书正是在此背景下,全面总结近年来炼焦技术的最新成果,提出了我 国发展炼焦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全书共由10章 组成,分别介绍了炼焦配煤基础、煤预热炼焦技术、煤干燥与煤调湿技术、配型煤炼焦技 术、捣固炼焦技术、配加物共炭化炼焦技术、21世纪新型炼焦技术、焦炭后处理技术、焦 炉加热控制与应用以及焦化污染与环境治理等内容。 本书第1章、第9章由郑明东编写,第2章、第3章、第8章由崔平编写,第4章、第6章、第7 章由水恒福编写,第5章由张代林编写,朱健崖、王林平、莫造林共同编写了第10章。全书 由郑明东统稿。本书部分资料来自已出版的专著、论文和技术资料,另外在书稿整理过程 中也得到作者研究生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以及资料来源不足,难免出现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5年6月于安徽马鞍山 本书目录第1章炼焦配煤基础11炼焦煤资源与配煤原理12炼焦配煤工艺13焦炭质量预测第2章煤预热炼焦技术21煤预热工艺原理22煤预热的设备与工艺第3章煤干燥与煤调湿技术31煤干燥与煤调湿炼焦原理32煤干燥设备与工艺33煤调湿的设备与工艺34DAPS工艺简介第4章配型煤炼焦技术41配型煤工艺与原理42配型煤炼焦工艺及设备43发展配型煤技术的关键问题第5章捣固炼焦技术51捣固炼焦基本原理52捣固炼焦生产技术第6章配加物共炭化炼焦技术61添加黏结剂炼焦62添加惰性物炼焦第7章21世纪新型炼焦技术71SCOPE21炼焦新技术72巨型炼焦反应器73无回收焦炉第8章焦炭后处理技术81概述82湿法熄焦技术83低水分熄焦技术84稳定熄焦技术85干法熄焦技术86其他熄焦技术第9章焦炉加热控制与应用91焦炉的热工管理92焦炉智能控制与应用93焦炉四大车定位与联锁控制94焦炉热工与模糊评定第10章焦化污染与环境治理101焦化废水与污染102焦化污水处理工艺103焦化大气污染与控制104焦化废渣、废液处理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