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药学生物技术药物制剂(基础与应用)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基础与应用)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基础与应用)

定 价:¥78.00

作 者: 梅兴国编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现代生物技术制药丛书
标 签: 药学

ISBN: 9787502559960 出版时间: 2004-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549 字数:  

内容简介

  "生物技术药物主要包括多肽药物、蛋白质药物和核酸药物。与化学合成药物相比,其分子质量大、稳定性差,给药后生物利用度低。因而,如何利用现代药剂学与制剂技术制备生物技术药物新型制剂从而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成为生物技术药物领域与药剂学的研究热点。全书分为三大版块对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基础与应用进行论述。第1部分为基础知识,对生物技术药物的基础知识、生物技术药物结构修饰与提高生物利用度的途径、药物剂型与处方设计原理以及制剂生产管理与质量管理规范进行了说明;第2部分为给药载体,对生物技术药物的各类给药载体(微球、纳米粒、脂质体、微乳等)的概念与特性、处方设计、制备方法、工艺优化、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进行了阐述;第3部分为给药系统,对各种用于或有望用于生物技术药物给药的系统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所涉及给药系统包括注射给药系统、黏膜给药系统、口服给药系统、经皮给药系统以及基因药物给药系统。本书不仅对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而且包含大量给药载体与给药系统制备方法和工艺优化的实例。本书适用于从事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生产以及药物制剂开发与生产的技术人员,同时也适用于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

作者简介

暂缺《生物技术药物制剂(基础与应用)》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基础知识
第1章 绪论1
11 概述1
111 生物医药发展概况2
112 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动态2
113 发展中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3
114 生物医药产业未来的趋势4
12 生物技术药物给药新技术和新剂型进展5
121 注射给药途径5
122 非注射给药途径6
13 新技术的应用12
131 纳米技术的应用12
132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聚乙二醇修饰12
14 展望12
参考文献12
第2章 生物技术药物性质与分类15
21 生物技术药物15
22 生物技术药物分类16
221 多肽和蛋白质药物16
222 核酸药物19
223 其他生物技术药物--多糖药物21
23 生物技术药物理化特性22
231 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22
232 核酸药物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27
24 生物技术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31
241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31
242 核酸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33
25 生物技术药物的分析检测方法34
251 电泳法34
252 高效液相色谱法34
253 质谱法35
254 免疫学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35
255 量热法36
256 光谱法36
257 生物检定法36
258 核磁共振法36
参考文献37
第3章 改善生物技术药物生物药剂学性质的方法38
31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结构修饰38
311 聚乙二醇的生理化学特性38
312 聚乙二醇修饰的原理及意义39
313 常用的聚乙二醇衍生物40
314 peg修饰过程设计42
315 peg修饰的方法及生物优化42
316 peg修饰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分析方法44
317 现有的peg修饰蛋白质、多肽类药物概况45
318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聚乙二醇修饰存在的问题51
32 反义寡核苷酸的化学修饰51
321 反义寡核苷酸化学修饰的目的52
322 反义寡核苷酸化学修饰的类型52
323 反义寡核苷酸化学修饰实例55
33 提高生物技术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途径57
331 提高膜通透性,突破膜障的方法57
332 克服酶障的途径59
参考文献61
第4章 剂型、处方设计的原理与方法62
41 概述62
42 剂型的基本要求63
43 剂型、处方设计的一般原则63
44 处方前研究64
441 多晶型65
442 溶解度65
443 溶出度65
444 膜渗透性66
445 分配系数66
446 pka和解离常数66
447 主药与辅料相互作用的研究66
45 处方筛选与工艺研究66
451 辅料的选择67
452 处方筛选与工艺研究方法67
453 放大试验与初步质量评价68
46 制剂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制定68
461 药物制剂质量研究内容68
462 药物制剂质量标准的项目71
47 药物和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研究73
471 药物稳定性:降解反应机理73
472 药物稳定性:药物的自身聚集及其在容器表面吸附73
473 药物和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动力学和储存期73
474 反应速率74
475 增加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方法77
476 稳定性试验要求79
477 原料药稳定性研究79
478 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81
479 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82
48 药用辅料82
481 辅料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86
482 各类辅料对药物吸收的影响86
483 辅料对药物体内分布的影响87
49 防腐87
491 灭菌和储存87
492 防腐剂选择88
493 防腐剂的作用模式88
494 防腐剂的应用88
410 剂型、处方设计的生物药剂学基础88
4101 药物吸收的基本原理89
4102 药物吸收后的分布98
4103 药物代谢101
4104 药物排泄103
411 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103
4111 生物利用度103
4112 生物等效性104
4113 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一般要求105
412 剂型设计的药物动力学基础107
4121 表观分布容积108
4122 半衰期109
4123 清除率110
4124 生物技术药物药物动力学特点110
4125 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111
4126 i期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研究内容112
4127 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113
413 给药途径与剂型的选择113
4131 口服途径114
4132 直肠途径115
4133 注射途径115
4134 经皮途径116
4135 眼部、耳部和鼻腔途径116
4136 其他途径116
414 临床给药方案设计原则116
参考文献117
第5章 药物研究、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18
51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118
511 概述118
512 专用术语118
513 主要内容118
514 检查办法123
52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125
521 概述125
522 专用术语125
523 临床试验前的准备与必要条件127
524 受试者的权益保障127
525 试验方案128
526 研究者的职责129
527 申办者的职责130
528 监查员的职责130
529 记录与报告131
5210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131
5211 试验用药品的管理132
5212 质量保证132
5213 多中心试验132
5214 附录: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132
53 gmp概述135
531 概念及涵义135
532 类型135
533 发展历史136
534 实施gmp的重要意义137
54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38
541 概述138
542 成品药物的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39
543 美国cgmp的补充要求146
55 药物配制质量管理规范147
551 概述147
552 现行药物配制质量管理规范147
56 美国cgmp对于药物产品包装、标签和储存的规定152
561 容器152
562 防儿童/成人用包装155
563 防伪包装156
564 顺应性包装156
565 标签156
566 生产商标签156
567 处方标签157
568 otc标签157
569 储存158
5610 运输158
参考文献158
第2部分 生物技术药物给药载体
第6章 微粒给药载体159
61 概述159
611 概念和特点159
612 模型药的主要类型160
613 给药途径160
614 靶向性161
62 微球微囊的处方设计162
621 微球微囊载体材料163
622 稳定剂的应用165
63 微球微囊的制备工艺165
631 相分离法165
632 液中干燥法167
633 喷雾干燥法171
634 缩聚法173
635 低温喷雾提取法174
636 超临界流体技术176
637 制备工艺对生物技术药物结构及活性的影响177
638 微粒的实验室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80
64 处方、工艺筛选的优化方法181
641 单因素设计181
642 正交设计181
643 均匀设计183
644 因子设计185
645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185
65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微球微囊释药机理189
651 生物降解聚合物的降解机理189
652 微球微囊释药的模型拟合191
66 微粒的质量控制指标及评价方法192
661 微粒形态、粒径大小及其分布192
662 微粒的载药量与包封率192
663 含量测定193
664 体外释药动力学193
665 微球体内分布试验194
666 稳定性考察194
667 有机溶剂的残留194
668 微球表面的pva含量测定195
669 表面特性195
6610 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195
参考文献196
第7章 纳米粒给药载体198
71 概述198
72 载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以及表面修饰201
721 制备方法201
722 纳米粒的表面修饰202
73 载药纳米粒的工艺研究202
731 纯化203
732 灭菌203
733 冷冻干燥203
74 纳米粒的质量评价203
741 理化特性203
742 载药量和包封率204
743 体外释药动力学205
75 纳米粒的体内研究205
751 靶向性研究205
752 纳米粒的给药途径207
76 纳米粒给药载体的应用208
761 糖尿病的治疗208
762 癌症的治疗208
763 通过血脑屏障209
77 制备实例209
771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纳米粒的制备209
772 干扰素α可生物降解纳米粒的制备209
773 经peg修饰的环孢菌素a纳米粒的制备210
774 以bsa作为模型蛋白peg-plga微球的制备211
775 胰岛素壳聚糖生物黏附性纳米粒的制备211
78 展望212
781 智能化的纳米药物传输系统212
782 人工红细胞212
783 纳米生物药物输送213
784 捕获病毒的纳米陷阱213
785 “分子马达”213
786 纳米机器人213
参考文献213
第8章 脂质体给药载体215
81 概述215
82 脂质体的组成和类型215
821 脂质体的组成215
822 脂质体的类型218
83 脂质体的作用机理和给药途径219
831 脂质体的作用机理219
832 脂质体的给药途径221
84 脂质体的理化性质222
841 相变222
842 相分离223
843 膜渗透性224
844 脂质体表面电性224
85 脂质体的作用特点224
851 控制药物释放,延长药物作用时间224
852 降低药物毒性225
853 保护药物的生物活性,改变药物体内分布225
854 提高药物的靶向性226
86 脂质体的制备技术228
861 机械分散法228
862 薄膜法229
863 逆相蒸发法231
864 复乳法232
865 熔融法232
866 注入法232
867 冷冻干燥法233
868 表面活性剂处理法234
869 脂质体前体制法234
8610 钙融合法235
8611 联合方法235
87 脂质体的主动载药技术和分离技术235
871 脂质体的主动载药技术235
872 脂质体的分离技术236
88 脂质体的稳定性和灭菌237
881 化学稳定性238
882 物理稳定性238
883 脂质体的灭菌239
89 脂质体的质量评定240
891 主药含量的测定240
892 形态和粒度分布的测定240
893 体外释放度的测定241
894 药物渗漏率的测定241
895 包封率测定241
896 包封容积的测定243
897 凝聚速率的测定243
898 相转化温度的测定243
899 沉降速率的测定244
8910 脂质膜稳定性的测定244
8911 血浆中的稳定性测定244
8912 脂质体表面电性的测定244
810 脂质体作为生物技术药物载体的特点和应用245
8101 抗肿瘤药物的载体245
8102 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的载体246
8103 疫苗佐剂和载体246
8104 酶和多肽类药物的载体247
8105 免疫激活剂247
8106 基因工程、基因治疗中的应用248
8107 免疫诊断248
811 新型脂质体249
8111 温度敏感脂质体/热敏脂质体249
8112 ph敏感脂质体250
8113 受体介导脂质体251
8114 掺入糖脂的脂质体252
8115 免疫脂质体252
8116 磁性脂质体254
8117 长循环脂质体254
8118 柔性脂质体和柔性囊泡255
8119 阳离子脂质体257
81110 聚合膜脂质体257
81111 声振波敏感脂质体258
81112 其他新型脂质体258
参考文献259
第9章 微乳给药载体262
91 概述262
92 微乳的基本概念262
921 定义262
922 微观结构263
923 微乳的理化性质263
924 研究方法264
93 微乳形成的机理264
931 微乳的相图和结构264
932 微乳的本质与形成机理265
94 微乳的制备265
941 微乳形成的基本条件266
942 处方设计原则266
943 制备策略266
944 质量评价与控制269
95 微乳药物载体给药系统270
951 微乳口服给药系统270
952 微乳注射给药系统271
953 微乳透皮给药系统272
954 眼用制剂273
955 自微乳化系统273
96 微乳在药剂学上的其他应用274
961 应用微乳制备纳米粒274
962 微乳在制药工业上的其他应用275
97 微乳的应用前景276
参考文献276
第3部分 生物技术药物给药系统
第10章 注射给药系统278
101 概述278
102 注射用灭菌粉末的制剂技术279
1021 冷冻干燥技术的特点、原理及设备279
1022 冷冻干燥过程280
1023 冷冻干燥工艺的影响因素283
1024 药物冻干损伤和保护机理285
1025 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286
103 注射用生物技术药物新剂型289
1031 微球和微囊289
1032 纳米粒292
1033 脂质体294
1034 注射用微乳295
104 应用296
1041 模型药物牛血清白蛋白的壳聚糖微球296
1042 破伤风类毒素聚乳酸微球297
1043 胰岛素缓释纳米囊注射剂298
1044 促肝细胞生长素脂质体注射用灭菌粉末300
1045 干扰素α脂质体前体301
1046 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注射用灭菌粉末301
1047 鲑鱼降钙素注射剂302
参考文献303
第11章 黏膜给药系统306
111 概述306
1111 黏膜的生化特点306
1112 黏膜的结构306
1113 药物的黏膜转运306
1114 影响药物黏膜吸收的因素307
1115 药物黏膜吸收的生物利用度307
112 鼻腔黏膜给药308
1121 鼻腔的解剖及生理特征308
1122 药物在鼻腔的吸收过程309
1123 影响鼻腔黏膜吸收的因素310
1124 鼻腔黏膜给药制剂的类型312
1125 鼻黏膜免疫315
1126 应用实例316
113 肺部给药319
1131 肺部的解剖生理319
1132 肺部药物吸收及代谢319
1133 影响肺部药物吸收的因素320
1134 肺部黏膜给药对活性成分的要求321
1135 肺部黏膜给药制剂的类型322
1136 应用举例324
114 眼部黏膜给药325
1141 眼部的解剖生理325
1142 药物在眼部的吸收过程326
1143 眼部给药的优点与限制327
1144 眼部给药的药物动力学328
1145 影响药物眼部吸收的因素328
1146 眼部给药制剂的类型329
1147 应用实例330
115 口腔黏膜给药331
1151 口腔的解剖生理331
1152 药物在口腔黏膜的吸收过程及影响因素332
1153 促进口腔黏膜吸收的途径333
1154 口腔黏膜给药制剂的用药要求335
1155 口腔黏膜给药制剂的类型335
1156 应用实例--干扰素口含片336
116 直肠黏膜给药337
1161 直肠黏膜的生理特点337
1162 直肠黏膜的吸收特点337
1163 影响直肠黏膜吸收的因素与吸收促进剂338
1164 直肠栓339
1165 应用实例341
117 阴道黏膜给药341
1171 阴道的解剖和生理及药物在阴道黏膜的吸收过程341
1172 阴道黏膜吸收的特点342
1173 影响阴道黏膜药物吸收的因素342
1174 阴道给药剂型343
1175 应用实例--干扰素阴道给药片344
参考文献344
第12章 口服给药系统346
121 概述346
1211 胃肠道生理特征及生态系统347
1212 胃肠道生态系统的变化349
122 生物技术药物口服给药的药剂学手段349
1221 骨架片剂349
1222 胃内漂浮滞留片358
1223 生物黏附片361
1224 微丸剂367
1225 口服微粒给药系统388
1226 口服微乳给药系统392
123 生物技术药物在口服胃肠道给药系统中的应用396
1231 胰岛素的口服给药396
1232 降钙素的口服给药402
1233 口服疫苗微球405
参考文献409
第13章 结肠定位给药系统412
131 概述412
132 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的影响因素413
1321 胃肠转运413
1322 胃肠道的ph413
1323 结肠微生物413
1324 结肠吸收414
133 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的主要应用类型、设计原理及其关键材料414
1331 ph控制型ocdds414
1332 时间依赖型ocdds415
1333 压力控制型ocdds417
1334 生物降解型ocdds418
134 结肠定位制剂的体内外评价方法427
1341 结肠定位制剂的体外溶出方法427
1342 结肠定位制剂的体内评价方法428
135 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429
参考文献429
第14章 经皮给药系统432
141 概述432
142 皮肤的生理特点及药物经皮转运机理433
1421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433
1422 药物经皮转运机理435
143 经皮给药的处方工艺设计436
1431 经皮给药处方前工作436
1432 处方设计439
144 经皮给药制剂的类型、组成及其常用材料442
1441 贴剂442
1442 凝胶剂451
1443 巴布剂453
1444 软膏剂454
1445 喷雾剂457
1446 外用气雾剂458
145 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方法459
1451 改善药物经皮渗透性的药剂学方法459
1452 改善药物经皮渗透性的物理学方法464
1453 化学促透作用471
1454 其他471
146 应用与实例473
1461 低分子肝素柔性纳米脂质体透皮制剂473
1462 低分子肝素外用喷雾剂474
1463 低分子肝素的脂质体喷雾凝胶剂的制备475
1464 低分子肝素的外用软膏的制备475
1465 低分子肝素的外用水凝胶的制备475
1466 低分子肝素脂质体喷胶剂475
1467 环孢素a软膏476
1468 胰岛素外用凝胶剂476
1469 胰岛素传递体477
14610 膜缝隙结合蛋白传递体477
14611 牛血清白蛋白传递体477
14612 白介素2和干扰素α传递体477
14613 低聚核苷酸的微针贴剂给药系统477
14614 胰岛素的微针贴剂给药系统478
14615 dna的经皮微针阵列给药系统478
147 应用与展望478
参考文献479
第15章 植入给药系统482
151 概述482
1511 植入给药系统的发展482
15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482
1513 植入给药系统的特点483
1514 生物技术药物应用于植入给药系统的选择484
152 植入给药系统的材料484
1521 非生物降解型材料484
1522 生物降解型材料485
153 植入给药系统的种类486
1531 膜扩散控释给药系统486
1532 渗透压控释植入给药系统487
1533 蒸气压推进泵488
1534 dad植入泵489
1535 溶解扩散控释植入给药系统489
1536 溶蚀扩散/骨架扩散控释植入给药系统489
154 植入给药系统的制备工艺490
1541 直接灌装法490
1542 压模成型490
1543 熔融成型490
155 植入给药系统体内外研究491
1551 体外释放试验方法491
1552 植入型给药系统的体内释放评价492
1553 植入剂的突释现象492
156 植入给药系统的应用493
1561 胰岛素植入剂493
1562 戈舍瑞林可注射埋植剂493
1563 尘螨变应原甲壳素植入剂494
1564 含有生长激素的植入剂494
参考文献495
第16章 基因药物给药系统496
161 概述496
1611 基因治疗与基因工程的异同496
1612 基因治疗的两种模式496
1613 基因药物497
162 基因药物给药载体的类型及其特点497
1621 病毒型载体498
1622 非病毒型载体506
163 基因药物给药载体的制备工艺511
1631 病毒性载体的制备511
1632 非病毒载体的制备方法512
164 基因药物给药载体质量控制指标及评价方法516
1641 基因转移方法评价标准517
1642 总的质量控制要求517
1643 病毒性载体的质量控制517
1644 脂质体的质量评价518
1645 基因治疗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518
165 展望519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