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水利工程水电能资源开发利用

水电能资源开发利用

水电能资源开发利用

定 价:¥36.00

作 者: 张超编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21世纪可持续能源丛书
标 签: 能源

ISBN: 9787502558758 出版时间: 2005-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页数: 228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21世纪可持续能源丛书”之一。中国水能资源蕴藏量居世界首位,水电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21世纪初我国的水电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本书以大量翔实的规划资料和数据,系统简明介绍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水能资源普查与开发规划;三峡水电站、黄河上中游与西南地区大型水电能源基地的主要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农村小水电以及潮汐水电站等的开发利用情况;并进一步探讨我国水电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问题。本书可供从事、研究和关心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与能源开发利用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关读者阅读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作为水电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张超,1938年生,山西临猗人。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北京系统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系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国际人才开发中心技专家委员会清华大学分会会员,原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水资源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60年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留校工作,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及水资源的教学与规划模型研究,主讲〈水资源系统规划〉、〈系统工程〉、〈系统规划决策基础〉等专业、学位课程。主持完成〈海南省水库选址遥感查勘规划〉、〈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防洪系统模型〉、〈万家寨引黄工程全线自动化运行调度仿真模型〉、等国家基金与重点科研项目12项,多项获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40余篇,编著《水资源系统动态规则》等论著9部。

图书目录

\第1章 水循环与水电能资源1 11 地球上的水循环1
111 水文循环1
112 水储量3
113 水更新3
114 水循环的结果4
115 水资源是一种经济自然资源5
116 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5 12 水量资源6
121 基本概念6
122 全球的水量资源7
123 水量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性9
124 水量资源的利用9 13 水电能资源10
131 全球水电能资源10
132 水电能源的特性与我国水电能资源开发11 第2章 水电能资源利用原理14 21 水能计算基本方程14 22 河川径流的水文特征16
221 河川径流量指标16
222 径流过程线18
223 径流频率曲线18 23 水电能资源蕴藏量估算24 24 水电能资源开发的基本方式25
241 筑坝式开发25
242 引水式开发27
243 混合式开发29
244 梯级开发29 25 径流调节及水电能计算31
251 径流调节分类31
252 年调节水电站水能计算33
253 无调节水电站水能计算37
254 多年调节水电站水能计算38 第3章 我国水能资源普查及十二大水电能源 基地建设规划41 31 我国水能资源普查研究的历程41
311 建国前我国水能资源量的估算41
312 1950年新中国水能资源量第1次统计42
313 1955年第2次水能资源量统计42
314 1958年水能资源量普查补充修正43
315 1980年第3次水能资源量普查统计44
316 我国水能资源经济可开发量估算46 32 我国水电开发的十大水电能源基地规划48 33 中国十二大水电能源基地规划50
331 南通道53
332 中通道54
333 北通道54 第4章 三峡水电站56 41 三峡水电站工程特性56
411 水文特征56
412 枢纽工程布置60
413 水电站工程62
414 大坝工程62
415 通航工程64
416 主要工程指标、工程量与工期64 42 三峡水电站工程效益69
421 防洪效益69
422 发电效益69
423 航运效益70
424 旅游效益70
425 环境效益70
426 其他效益71 43 三峡水电站建设的历史背景71 44 三峡工程关键技术方案的选择72
441 坝址选择72
442 水库蓄水位选择73
443 开发方式选择73 45 三峡水电站建设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及创新73
451 三峡水轮发电机组应用技术73
452 电站压力管道和蜗壳外围混凝土衬砌技术75
453 船闸金属结构技术76
454 永久船闸高边坡施工技术77
455 大江截流施工技术78
456 二期围堰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78
457 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技术80
458 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技术82 46 三峡建设系统工程管理技术82
461 业主管理技术83
462 招标管理技术84
463 合同管理技术84
464 质量控制管理技术85
465 施工监理技术87
466 工程投资控制技术87 47 三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88 第5章 黄河上中游大型梯级水电站群开发90 51 黄河上游大型梯级水电能源基地91
511 基本情况91
512 主要水电站93
513 开发前景99 52 黄河中游梯级水电站群开发100
521 基本情况100
522 主要水电站101 第6章 西南地区大型梯级水电站群开发110 61 金沙江大型梯级水电能源基地110
611 基本情况110
612 主要水电站114 62 雅砻江大型梯级水电能源基地119
621 基本情况119
622 主要水电站122 63 大渡河大型梯级水电能源基地125
631 基本情况125
632 主要水电站127 64 乌江大型梯级水电能源基地130
641 基本情况130
642 主要水电站133 65 红水河大型梯级水电能源基地135
651 基本情况135
652 主要水电站138 66 澜沧江大型梯级水电能源基地144
661 基本情况144
662 主要水电站148 67 长江上游大型梯级水电能源基地151
671 基本情况151
672 主要水电站152 68 怒江和雅鲁藏布江水电能资源开发基本情况156
681 怒江水电能资源开发156
682 雅鲁藏布江水电能资源开发157 第7章 抽水蓄能电站开发161 71 抽水蓄能的基本概念161
711 电网负荷的峰谷差161
712 抽水蓄能的工作原理162
713 国外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162
714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164 72 抽水蓄能电站的类型165 73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举例166
731 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166
732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166 74 抽水蓄能电站的功用与效益173
741 静态效益173
742 动态效益174 75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展望176
751 抽水蓄能电站经济性和收益方式的实现176
752 抽水蓄能电站的合理比例176
753 水电比重大的地区抽水蓄能电站的必要性177
754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发展的前景178 第8章 农村小水电开发179 81 概述179
811 农村小水电的概念179
812 农村小水电特点179
813 小水电站工程选型的特点180
814 小水电站的机电设备的类型180
815 我国小水电资源的分布181
816 农村小水电的定义范围181
817 我国农村小水电的发展182
818 世界小水电的发展183 82 农村电气化与小水电代燃料工程184
821 农村电气化县的标准与成效184
822 农村电气化县的主要方针与作法186
823 农村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187
824 我国农村小水电近期发展的指标190 83 我国农村小水电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期望191 84 附录:农村水电技术现代化指导意见193 第9章 潮汐水电站与海洋水能利用200 91 潮汐水电站200 92 海洋水能资源利用208 第10章 我国水电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研究及展望215 101 我国水电建设出现的问题及发展动向215 102 全球21世纪气候变暖对我国水电能源开发的影响218 103 我国2050年水电能源战略预测研究219
1031 我国2005年电力发展战略219
1032 2050年我国水电发展的预测220 104 我国2050年水电能源开发战略的思考与建议221 参考文献223\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