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导论
第一章刑法的结构与功能…………………………………………(3)
第一节当前刑法的形式结构……………………………………(4)
第二节当前刑法的运作结构……………………………………(6)
第三节刑法的功能结构…………………………………………(8)
第二部分当前的运作结构
第二章当前法律的基本架构区分…………………………………(13)
第一节犯罪一抗辩理由的区分…………………………………(13)
第二节当前的运作结构:犯罪定义.归责原理和
一般抗辩理由……………………………………………(15)
第三章犯罪要件……………………………………………………(19)
第一节犯罪行为一犯罪心理的理论化困境……………………(19)
一.犯罪行为和犯罪心理各自内部的理论多样化……………(20)
二.犯罪行为诸原理中术语的混乱……………………………(22)
三.结论与建议:客观.可责性.作为一不作为条件……………(25)
第二节犯罪定义的客观要素……………………………………(27)
一.行为要素.情节要素和结果要素的客观
要素分类方案的弱点………………………………………(29)
二.因果关系要件在现代刑法典理论化中的混乱……………(31)
第三节作为一不作为要件与非自愿抗辩理由…………………(35)
一.法定的作为要件的作用……………………………………(35)
二.作为免责理由的自愿要件…………………………………(40)
第四节犯罪定义中的可责性要素………………………………(44)
一.要素分析的演变……………………………………………(44)
二.可责性的区分………………………………………………(47)
三.可责性要件定义中的不对称性……………………………(50)
四.现代美国可责性设计方案的一些困境……………………(55)
第四章归责的原则…………………………………………………(64)
第一节归责的过程………………………………………………(64)
第二节归责的原理………………………………………………(67)
第三节归责的理论………………………………………………(72)
第五章一般抗辩理由………………………………………………(77)
第一节非一无罪抗辩理由………………………………………(81)
一.非一无罪抗辩理由社会代价的最小化……………………(82)
二.警察圈套抗辩理由的性质…………………………………(88)
第二节免责理由………………………………………………(92)
一.免责抗辩理由的内部结构…………………………………(94)
(一)无行为能力要件…………………………………………(95)
(二)四种免责的条件及其内涵…………………………………(96)
(三)免责条件的客观限制……………………………………(100)
二.免责理由的无行为能力一架构体系和多重
免责理由问题……………………………………………(104)
第三节正当性理由……………………………………………(107)
一.三种正当性抗辩理由………………………………………(108)
二.正当性抗辩理由的内部结构………………………………(111)
三.关于正当性理由的冲突理论:行为对理由………………(113)
四.“理由”原理与当前法律对“相信”的
表述之间的不相容性………………………………………(117)
五.“行为”对“理由”:责任结果……………………(118)
(一)对正当性理由的认识错误…………………………(118)
1.抵制认识错误正当性理由的责任………………………(119)
2.有特权的暴力对无特权的暴力…………………………(120)
(二)不明知正当的行为人……………………………………(122)
1.对于结果损害重要意义的歧义…………………………(123)
2.作为法律不能犯预谋的不明知正当性理由……………(125)
3.抵制不明知正当性的行为人的责任……………………(127)
(三)责任结果概要……………………………………………(129)
六.“行为”对“理由”:术语与理论化……………………(130)
(一)理论化的清晰性:“正当性理由和免责理由”对“有特权的
正当性理由.无特权的正当性理由和免责理由”……………(130)
(二)向受刑法命令约束者宣示刑法的命令……………………(133)
七.行为一理由双重要件的提议………………………………(137)
八.行为对理由:概要和结论…………………………………(139)
第三部分功能结构
第六章刑法的功能分析…………………………………………(144)
第一节标准的理论化…………………………………………(145)
一.“犯罪行为”要件……………………………………………(145)
二.“犯罪心理”要件……………………………………………(146)
三.抗辩理由……………………………………………………(155)
第二节规则宣示.责任分配和等级划分………………………(157)
第七章行为规则…………………………………………………(161)
第一节责任规则和划分等级规则的遮掩
模糊了行为规则………………………………………(161)
第二节混淆行为规则和责任判断:模棱两可的无罪宣告…(163)
第三节主观地界定“正当的”行为混淆了规则宣示功能
和责任功能:没能界定正当行为的规则………………(165)
第四节混淆风险一造成的行为规则和风险一漠视的责任
判断:没能界定犯罪风险………………………………(167)
第五节结论………………………………………………(175)
第八章责任原理………………………………………………(176)
第一节将基本的和加重的可责性要件提高到犯罪化心理
状态的地位:不适当地限制预谋责任…………………(176)
第二节模糊了自愿要件与免责理由共享的责任功能:扭曲了
非自愿作为抗辩理由…………………………………(184)
第三节结论………………………………………………(189)
第九章划分等级原理…………………………………………(191)
第一节用可责性术语界定被禁止的风险混杂了责任和划分
等级:缺乏犯罪风险时对风险一造成的等级加重……(192)
第二节对主要的划分等级因素不完全.不系统的使用…(194)
第三节二分的判断对连续的判断:在划分等级中使用规则
宣示和责任分配形式…………………………………(197)
第四节划分等级对量刑:主张反对以司法量刑
代替划分等级…………………………………………(199)
第五节结论………………………………………………(202)
第四部分运用结构提高功能
第十章起草行为法……………………………………………(209)
第一节删除有关责任和划分等级的语言………………(209)
第二节合并重叠之罪……………………………………(211)
第三节简化正当性抗辩理由……………………………(213)
第四节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215)
第五节可能时顺应公众的观点…………………………(219)
第十一章起草裁判法…………………………………………(222)
第一节采用与分析过程匹配的法典结构………………(222)
第二节包括所有与裁判相关的可清晰表述的规则……(224)
第三节尽可能使用一般原则……………………………(225)
第四节在理论类似的规定中使用同样的语言…………(228)
第五节提供意思明确的陪审团裁定…………………………(230)
第六节反对“声分离”的情况………………………………(235)
附录
附录一:行为法草案………………………………………………(239)
附录二:裁判法草案………………………………………………(251)
附录三:罗宾逊教授及著述简介…………………………………(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