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外语老外学汉语德国汉学:历史发展人物与视角

德国汉学:历史发展人物与视角

德国汉学:历史发展人物与视角

定 价:¥49.00

作 者: 张西平、李雪涛、(德)马汉茂、汉雅娜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丛编项: 当代海外汉学名著译丛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4740213 出版时间: 2005-11-01 包装: 精装
开本: 32开 页数: 691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德国著名汉学家马汉茂教授、汉雅娜女士和中国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张西平教授和李雪涛博士主编的一部介绍德国汉学研究方法、人物、历史的论著。以1997年在柏林召开的“德意志汉学协会”第八次年会提交的论文为蓝本,共分五大主题对迄今为止的德国汉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总结。这五大主题分别是:一、学术理论、方法及中国形象;二、汉学历史述略;三、二战后东西德汉学的发展;四、人物:接受与影响;五、图书馆与翻译。德国汉学享誉世界,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并随着德国历史的变迁经历了不同凡响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首先受到帝国扩张主义的影响。在希特勒的纳粹时代,部分学者被迫流亡。而二战后东西德的分裂,也使得双方汉学研究的路向南辕北辙:东德汉学为逃避政治的敏感而长期处于孤立地位,并遁入了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安全”研究课题中;而六七十年代西方学生运动的冲击,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德汉学对现代中国的关注和研究方法的开放性。1990年东西德意外统一,双方的汉学又重新接轨。这样看来,德国汉学发展史其实就是一幅百余年来现代德国的政治和人文科学演变的缩影图。就此,1997年著名汉学家马汉茂主持召开了德国汉学协会第八届年会,全面总结德语世界汉学的历史并出版了《德语世界的汉学发展:历史、人物与视角》。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中译本,就是德文原书的主体和精华,也是第一部对德国百余年汉学史自觉、全面、深入反思的总结性论著。

作者简介

暂缺《德国汉学:历史发展人物与视角》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朗宓榭教授贺词
德国汉学的沦海桑田
——中文版序 汉雅娜/著 李雪涛/译
跨文化视阈中的德国汉学 张西平
德国的汉学研究:历史、问题与展望(德文原书前言) 马汉茂/著 廖天琪/译
学术理论、方法及中国形象
中国学学术的创立
——科学文化史一瞥 许翰为/著 周克骏/译
世界观·科学·社会:对批判性汉学的思考 罗梅君/著周克骏/译
想像中的中国:德国汉学研究里的“大师叙述” 克劳斯·穆尔翰/著 黄伟平/译
处在文化主义和全球化十字路口的汉学 德 林/著 黄伟明/译
中国灵魂:一个神秘化过程 方维规/著 朱向荣/译方维规/校
汉学史述略
德语地区中国学历史取向的起源 裴古安/著 韦 凌/译
从德意志帝国到第三帝国之间的中国学 费丁豪/著 韦 凌/译
汉学的疏误?
——1945年以前中国留学生对汉学的贡献和推动 托马斯·哈尼师/著 刘 梅/译廖天琪/校
德国对华文化政策的开端与德国汉学家的作用 罗斯维他·莱因波特/著刘 梅/译
对北京中德学会在1933-1945年间所从事工作的几点说明与质疑 托马斯·詹森/著 刘 梅/译
汉学研究机构抑或舆论宣传的工具?
——谈第三帝国时期位于上海的德国文化研究院的职能 舒欣/著胡 晓/译
德国汉学家在1933—1945年的迁移
——重提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 柯马丁/著杜 非/译
二战后东、西德汉学的发展
民主德国的中国学研究:科学计划、高校论文及自我描述 坎鹏/著任仲伟/译
民主德国的当代中国研究 费 路/著 任仲伟/译
1953—1966年首批来华的德国留学生 梅薏华/著任仲伟/译
1968年的抗仪运动、毛泽东思想和西德的汉学 屈汉斯/著 赵 倩/译 屈汉斯/校
德国汉学和语言学的分裂关系 贾腾/著 史笑艳/译
东亚学在鲁尔区波鸿大学
——以中国学为例阐述其历史渊源 埃克哈德/著 任仲伟/译
德语国家学者对中国关于自然和人的学问的研究 翁舒德/著 黄伟明/译 李双志/校
妇女在当今汉学中何等次要? ……何碧菊/著 张宇辉/译
人物:接受与影响
“我总觉得自己一再被那些独特而自由的思想所吸引”
——佛尔克评传 艾默力/著 曹 娟/译
叶乃度和莱比锡汉学 君特·列文/著 曹 娟/译廖天琪/校
卫礼贤——传教士、翻译家和文化诠释者 吴素乐/著 任仲伟/译
评霍福民1940—1945年在北京中德学会中的作用 墨 柯/著 李双志/译
解谜的中国或者“解不开的结”
——关于教师和学者鲍吾刚 施寒微/著史笑艳/译
《千年之竹》:弗里茨·米伦维克的诗歌与散文 噶布丽勒·郭勒德弗斯/著 刘晓晓/译
史怀哲的遗著:《印度和中国思想史》 罗哲海/著骆洁/译
图书馆与翻译
从两大图书馆,到各个汉学系图书馆,再到“虚拟图书馆” 鲁毕直/著 胡 梵/译 罗 莹/校
对异者的接受还是对自我的观照?
——对中国文学作品的德语翻译的历史性量化分析 雷 丹/著李双志/译
对民主德国中国文学翻译的回顾 尹 虹/著 李雪涛/译
全球化的弃儿
——关于汉语译成其他语言问题的几点思考 司马涛/著 韦 凌/译
处于现代化痴迷之中的文化交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学及在其中作者和德语图书市场政策的作用 汉雅娜/著 李雪涛/译
附录一:德国汉学家等西文原名、中文名、译名对照一览表
附录二:本书作者通讯方式一览
译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