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的殷虚甲骨文资料,主要采自《甲骨文合集》、《小屯南地甲骨》、《英国所藏甲骨集》、《甲骨缀合编》、《殷契佚存》等著录。商、周金文资料主要采自《殷周金文集成》、《近出殷周金文集录》和有关文物、考古杂志。族氏标志也是研究夷族历史的重要资料,因为这方面的问题较为复杂,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尚不具备分类研究的条件,故对仅有族氏名而无夷族方国名或相关史料者,均不收录。为了方便读者查核,本书收录的甲骨文、金文分别编号,附以原著录序号。文中数字,除本书甲骨文序号用阿拉伯文外,一律用中文表示。依照惯例,甲骨文卜辞原缺字不论多少,概用了[]表示,金文缺字则视其多寡,用数个或一个「□」表示。缺字可援例补足者,用方括号标出例补字,假借字则在借字下用括号标出常用字。本书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文字的考释上,因为这是利用这批资料进行其它各项研究的必要前提。我们在文字考释方面,注意鉴别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于前修时贤不识和误释的古文字,从字形出发,根据不同的结构,分别采用前人总结的行之有效的考释方法,诸如比较法、偏旁分析法、历史考证法等,特别注意引进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把考释对象放在共时的字形结构体系和历时的字形演变体系中去考察分析,从而新释和纠正前人误释字七十多字,对正确解读和利用这批珍贵资料会有很多帮助。至于字形奇诡难释之字,一本古人阙疑待问精神,暂付阙如。疑似之说,表而出之,供读者参考取舍。本书收录殷虚甲骨文一百四十七片,金文二百二十件。这些资料向我们传递了商周时期有关东夷淮夷的诸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