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民族史志北狄与匈奴

北狄与匈奴

北狄与匈奴

定 价:¥18.00

作 者: 马长寿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
标 签: 中国

ISBN: 9787563360475 出版时间: 2006-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160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形成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还对东亚、中亚,甚至欧洲的历史均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因此,中外学者均十分重视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研究,甚至形成为国际学界研究的热点或专门学科,如所谓的匈奴学、鲜卑学、突厥学、西夏学等。中国传统史学对周边的民族,特别是北方民族的记述和研究历来十分重视,有浩如烟海的文献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而我们编辑出版的这套《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即是反映二十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中国国内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的成果之一。这套丛书所辑的论著,是中国著名的民族学家、历史学家马长寿教授及其弟子周伟洲教授的有关著作。马长寿教授(190-197年),字松龄,山西昔阳人,一九三三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社会学系。早年他多次深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族调查,引进西方近现代的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发表了一批重要的民族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他先后在复旦大学、西北大学执教,并开始转向中国少数民族史研究领域,对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如匈奴、乌桓、鲜卑、氏、羌、突厥等族的历史和文化,作了新的开创性的研究。其特点是能融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和近现代西方社会科学精华为一体,以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指导,重视民族调查和考古文物资料,史实与理论相结合等。因而,他的这些学术特点逐渐发展成独具一格、自成体系的学派,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丛书》中收辑有马长寿教授在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撰写的五部著作,即《北狄与匈奴》、《氏与羌》、《乌桓与鲜卑》、《碑铭所见前奏至隋初的关中部族》、《突厥人和突厥汗国》。其中《氏与羌》和《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两书,是在一九七一年马长寿教授逝世后,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著名民族史学家林或先生评价《北狄与匈奴》一书时说:此书“是解放后第一本具体而微的匈奴史专著,因而此书的出版,为我国史学工作者运用马列主义从事匈奴史的研究及撰写匈奴史专著,提供了一个先例”(林斡《匈奴通史·前言》,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东北的学者曾提出“鲜卑学”研究的“第二个里程碑”,就是以《乌桓与鲜卑》一书为标志的(于志联等《关于鲜卑早期历史及其考古遗存的几个问题》,载《民族研究》1982年1期)。《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一书,字数虽少,但广为中外学者所推崇,认为是利用考古文物资料(碑铭),结合文献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史的典范之作。其余如《氏与羌》、《突厥人和突厥汗国》两书,也在学界中有较大的影响,凡是研究这些民族的论著都要参考这些著作。

作者简介

  马长寿(1906一1971),字松龄,山西昔阳人: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历史学家。一九三三年中央大学社会学系毕业,留校任教。一九三六年至一九四一年在中央博物院工作,多次深入四川西部进行民族调查,撰写和发表了一批民族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此后,又先后执教于东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任教授。一九五。年转入复旦大学任教授,讲授中国少数民族史。一九五五年调入西北大学任教授,一九七一年病逝于南京。主要论著有《北狄与匈奴》、《乌桓与鲜卑》、《氐与羌》、《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突厥人和突厥汗国》、《南诏国内的部族组成和奴隶制度》、《彝族古代史》、《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调查报告》、《凉山罗夷考察报告》(即出)、《马长寿民族学论集》等。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北狄部落和部落联盟
 一、北狄的意义、分布及其种类
 二、赤狄、白狄、众狄的部落联盟及其与华夏诸国的关系
 三、北狄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第二章 匈奴国及其与汉朝的关系
 一、匈奴极盛时期,奴隶主政权的建立
 二、匈奴衰亡时期与汉朝的争夺战争
 三、南匈奴降汉,北匈奴政权在奴隶和奴役部落的反压迫、反剥削斗争中趋于总崩溃过程
第三章 匈奴的人种、语言、文化和社会经济
 一、匈奴是蒙古利亚种
 二、匈奴的语系问题
 三、匈奴的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
 四、匈奴的文化和经济
第四章 匈奴人入居中国内地作为国内少数部族以后的前期活动
 一、匈奴人人居缘边八郡和汉、魏统治阶级对于他们的分化政策
 二、匈奴牧民变为汉族封建主的农奴和奴隶
 三、晋代初年人塞北狄十九种的初步分析
 四、五胡十六国时与匈奴有关的几个民族运动类型
第五章 匈奴后期活动和稽胡
 一、四、五世纪并、雍等州匈奴等族杂居错居情况和他们的联合起兵起义
 二、北朝对稽胡的政策和稽胡的反压迫斗争
 三、隋唐时期的稽胡渐次与汉族融合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