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共七章,第一章绪论,对小型水库防汛抢险的基本知识、防汛抢险的特点及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加以简述;第二章防汛组织机构与职责,简述防汛方针、任务、机构或专职人员职责以及防汛队伍的建立等;第三章防汛准备与检查;第四章土坝险情抢护,论述土坝渗水、漏洞、塌坑、流土管涌、裂缝、滑坡、防风浪及护坡破坏的具体抢险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第五章抢险应急措施,简述及时加大泄洪流量、防止洪水漫坝临时措施、预警系统以及做好洪水预报和调度等;第六章输泄水建筑物险情抢护,论述输水洞、溢洪道以及闸门和启闭设备险情的具体抢护方法;第七章介绍了20多个小型水库险情抢护的实例,以供各地防汛抢险时参考。该书可供基层水利管理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县(市)水利部门的培训教材。片断:;第一节防汛与抢险的基本知识一、汛、汛期和防汛汛的含义是指定期涨水,即由于降雨、融雪、融冰,使江河水域在一定的季节或周期性的涨水现象。汛常以出现的季节或形成的原因命名,如春汛、伏汛、凌汛、潮汛等。春汛(或桃汛)是春季江河流域内降雨或冰雪融化汇流形成的涨水现象。伏天或秋天由于降雨汇流形成的江河涨水,称伏汛或秋汛。因冰凌阻水而引起的江河涨水现象,称凌汛,这只是在北方地区才能见到。滨海地区海水周期性上涨,称潮汛。汛期的含义是指江河水域中汛水自始涨到回落的期间。我国各河流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降雨季节不同,汛期长短不一,有长有短,有早有晚,即使是同一条河流的汛期,各年情况也不尽相同,有早有迟,汛期来水量相差很大,变化过程也是千差万别。为了做好防汛工作,我国根据主要降水规律和江河涨水情况规定了汛期,其中珠江为4月1日至9月30日,长江为5月1日至10月31日,淮河、海河、辽河和松花江为6月1日至9月30日,黄河为6月1日至10月31日防汛的含义是为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在汛期进行的防御洪水的工作,其目的是保证水库、堤防和水库下游的安全。防汛主要工作内容是:江河水库、堤防、水闸等防洪工程的巡查防守,暴雨天气和洪水水情预报,蓄洪、泄洪、分洪、滞洪等防洪设施的调度运用,出现非常情况时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发现险情后的紧急抢护和洪灾抢救等。二、险情、抢险和抢险原则险情是在大汛期或平时高水位时,水压力、流速和风浪加大,各类水工建筑物均有可能因高度、强度不足,或存在隐患和缺陷而出现危及建筑物安全的现象。抢险是指在高水位期间或退水较快时,水工建筑物突然出现渗漏、滑坡、坍塌、裂缝、淘刷等险情时,为避免险情的扩大以至工程失事,所进行的紧急抢护工作。防汛与抢险两项工作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只有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础上,才能不出现险情,或少出现险情,即使出现了险情,也能主动、有效地进行抢护,化险为夷。抢险的主要原则是:①抢护要及时,防止险情扩大,为此,要加强检查观测,及早发现险情,抢早抢小;②正确识别险情,必须了解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运用等各种情况,结合出现的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判断,拟定正确的抢护方案;③及时供应料物,抢险需用的料物种类多,数量大,直接影响着抢险工作的进展;④加强领导,统一指挥,组织好抢险队伍,必要时还可请部队支援。三、水库、病险水库及水库等级划分一般在山谷峡口处用土、砂石或混凝土等材料修筑挡水坝,堵住山溪或河道的水流,把坝上游集雨面积内的雨水拦蓄起来,以调节天然径流,为防洪、灌溉、供水和发电等服务,这样的工程,称之为水库。洪水通过水库调蓄,可以削减下泄流量,减轻下游洪水灾害;同时,也可提高枯水流量的利用率,获得综合兴利效益。本书前言序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星火计划”,其目的是把科学技术引向农村,以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改革,意义深远。实施“星火计划”的目标之一是,在农村知识青年中培训一批技术骨干和乡镇企业骨干,使之掌握一两门先进的适用技术或基本的乡镇企业管理知识。为此,亟需出版《全国“星火计划”丛书》,以保证教学质量。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主动提出愿意组织全国各科技出版社共同协作出版《全国“星火计划”丛书》,为“星火计划”服务。据此,国家科委决定委托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组织出版《全国“星火计划”丛书》,并要求出版物科学性、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理论联系实际,文字通俗易懂。愿《全国“星火计划”丛书》的出版能促进科技的“星火”在广大农村逐渐形成“燎原”之势。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读者对《全国“星火计划”丛书》的不足之处乃至缺点、错误提出批评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提高。《全国“星火计划”丛书》编委会1987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