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助学读物,无不张扬“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精神。科学性、有效性、可行性、经济性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总不出“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一个“练”字。考场作文是以考场的“场效应”规律作为选编前提的。人们重视模拟考,无非是要在模拟的考场氛围里调适出镇定的心态,练出快速反应的“考”功夫。首先,笔考认同张光珞、张光璎二位特级教师“我手写我心”的作文教学定位,“我”即学生,以学生为本,心手呼应,是切合实际的,玄妙无比的。这是芸芸众生可以参与的修身养性的功课,“时间段”是在进入“文学创作”之初,就创作经历而言,还是在“初级阶段”而非“高级阶段”,什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呀,什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呀,什么“塑造典型人物,表现时代精神”呀,那是作家创作所处的“高级”境界,是6-17岁的学生还难以企及的境界。也就是说,传统的“记叙——说明——议论”作文教学方法,是以“读”刺激兴趣,以“记”——“说”——“议”阶梯扶持的,“记”的前提条件,是观察能力,“说”的前提条件,是分析能力,“议”的前提条件,是表达能力,所谓“观察——分析——表达”的“新序列”作文教学模式,笔者以为新意不多。作为主体模式,历来助益于中上水平学生,中下水平的或者说大多数的学生,由于还不善于观察、分析、表达,甚至于文字书写还没有过关,标点符号还应用不当,词汇贫乏,思路紊乱,“旧”、“新”主体模式要“几把钥匙开几十把锁”,结果可想而知。笔者认同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周下逵先生的观点,中小学生作文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需要过五关:1.“书写”关,即通过文字书写训练,培养文字书写能力;2.“用语”关,即通过积词炼句训练,培养运用语言能力;3.“构段”关,即通过联句构段训练,培养联句构段能力;4.“谋篇”关,即通过布局谋篇训练,培养布局谋篇能力;5.“立意”关,即通过思辨立意训练,培养思辨立意能力。这个由简单到复杂的一般发展过程是互相衔接,紧密联系,但又各在特点,先后有序的。因此,虽说“文无定法”,定位于基础教育的作文教学却是“有法可依”的,应该把握规律,稳扎稳打,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以保写作能力的健康发展,切忌随心所欲,随意跳跃,揠苗助长。基于这个认识,再来探讨考场作文,思路就清晰多了。考场作文与平时作文没有质的分野,要分,也许能说的话是:考分更得益于急智;平时分更得益于积累。“考试在平时”这句话是有启发意义的。精神处于亢奋状态,思维活跃,训练的效益自然更高于“平常”,这就是研究考场作文的妙趣所在。这套书的基本栏目是:审题灵感——用一两句话作为对作文题的理解性说明:腹稿提纲——扼要地写出作文提纲;过程评析——按作文顺序作思想、艺术评析;得失掂量——由老师扼要地分析作文的得失。这样,既彰显了“触发急智,灵感通神”的考场作文的精华,又兼及作文必备知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