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纪实文学考试:一千个伤心的理由

考试:一千个伤心的理由

考试:一千个伤心的理由

定 价:¥11.00

作 者: 王军,李仁甫 编著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教育在线文库·走进中学生系列/朱永新主编
标 签: 纪实文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202035320 出版时间: 2004-03-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大32开 页数: 205 字数:  

内容简介

  《考试:一千个伤心的理由》,历时一年,即将完成。作为一名在职教师,在本书的编辑和写作中,我饱受书稿内容之压抑,常常沉重得梳理不清自己的思绪。老实说,即便是现在即将编完这本书,对于我们天天口里念着、手中动着、心里怕着的“考试”,我仍然做不出一个具体的、明确的因而是果敢的判断。随着接触人群的扩大和看法的纷纭,我对“考试”这一枝干古老却新叶勃发的概念,基本的态度也变得模糊起来:今天,我们到底还考不考?此书定名为《考试:一千个伤心的理由》,细心的读者从标题上可能早已看出编者立意的消极和排斥。考试,是每个生活在现代中国之学子深刻感受并无法回避的一种痛。作为现代教育带给现实人生的众多矛盾和不堪,每一个痛苦中的学子、每一位期待中的家长、每一名体制下的老师,对它都有太多的话要说。他们或许不一定能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层面上,充分表达清楚自己正在承受着的这种痛苦和煎烤,对中国艰难推进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到底将产生怎样复杂而全面的影响,但他们的切身感受是客观的、具体的因而是宝贵的。将这种质朴的忧伤、痛苦、甚至自得客观而矛盾地表达出来,对莘莘学子而言,是一种解脱;对专家、学者而言,是一份难得的资料。当然,有耐心读完全书的读者很快就会发现,本书真实的价值取向,其实仍然是柔和的理性的,甚至是中庸的。对生命中曾经有过的那份痛,在检视、回味和抚摸的时候,许多人隔着不同的时空却获得了相同的体验,即对于考试,我们回忆中触动的,往往不仅仅是痛苦,还有新的领悟及疼痛被撞击的惬意。我们否定一切不应该存在的荒谬和错误,但同时,必须认可必要的付出和辛劳。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而言,考试带来的灾难,相对于教育中其他的“难以承受之重”,只能算是教育痛苦大厦之一角。我国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太多,面对依然存在着的为数众多的青壮年文盲、起来越显突出的儿童失学问题、农村教育捉襟见肘的经费问题、事实存在的僵化管理体制挑战教育现代化问题,我们所谈论的考试的不幸和沉重,还更多的停留在“让生活更美好”的理想主义层面上。假如取消考试,现代教育为许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孩子带来的打击和毁灭,可能会来得更残酷、更逼人。我们不敢因一味强调考试的消极内涵,而漠视更为残酷的生存竞争;但我们同样不会因生存竞争的残酷,而对教育的“不仁”熟视无睹――这才是我们的基本立场。如果有读者在本书的行文和选材上,发现本书基调上呈现出激愤而讥诮的面目,请相信,那一定不是迎合庸俗的需要。一位历史学家说:沿着消极的方向探索,才能得出积极的内涵。我们确实就是这样思考的。

作者简介

暂缺《考试:一千个伤心的理由》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引言 灯绿,灯红
上篇 人有病,天知否?
“考试”这两个令人隐隐作痛的字,不到万不得已是谁也不愿提及的。对火热的青春而言,考试是大煞风景的老虎,学生谈虎色变,教师骑虎难下。然而,存在终究是事实。面对灿烂花季中的无法承受之重,或愤怒控诉,或吞声低泣,或从容直面,或献计献策,无数置身考试黑森林中的同学拿起了他们的笔。九个与考试零距离的中学生对目前的考试现状,发出了长长长长的喟叹;十个一路跋山涉水终成“正果”的大学生,再回首,感慨丛生,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如深秋桂子。只是“人有病,天知否?”
◆ 中学生: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 一把双刃剑
□ 考试啊考试
□ “枪”口下的考试
□ 中考后的断想
□ 楼上的尖子生们,让窝
□ 我们的三步曲
□ 我的分数观
□ 我们为什么读书
□ 不想议论
◆ 大学生 :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
□ 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
□ 七月一战
□ 人生中的四分之一
□ 带泪的笑
□ 我的考试生涯
□ 我的关于作弊的美好回忆
□ 渴望做一个幸福的考生
□ 考试乱弹
□ 总也熬不好的一锅粥——大综合
□ 为考试辩护
中篇 我拿什么拯救你?
考试时代,挣扎在一脉无奈中的,有学生更有唇齿相依、同气连枝的家长和老师。有人说,应试体制下,老师是那手举分数、专制两把屠刀的凶手;家长则是那手拿大棒、文凭、眼噙希望和歉疚的帮凶。其然乎?岂其然乎?十位家长在此亮出他们内心深处的凄楚和抉择:考试面前,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九位教师捧出他们内心深藏的无奈和良知,灿烂星空,谁不想做真心英雄?然而……岁月之河缓缓流淌,生命无论如何永远奔腾不息。伫立父母、师长低沉而疲惫的心语里,我们倦怠的心,是否会获得一丝新的安慰与宁谧?
◆ 家长: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 女儿考试我紧张
□ 考试漫谈
□ 努力改变你的人生
□ 坐在孩子的身边
□ 儿子考了95分
□ 女儿失去了很多很多……
□ 考学生,也是考家长
□ 我对考试的想象
□ 考试制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
□ 考试还是公平的
◆ 老师:灿烂星空,谁是真心英雄
□ 永恒的无奈
□ 呼唤松绑
□ 高考:目中要有“人”
□ 高考制度的不“人文”
□ 怎一个“怕”字了得
□ 高考扫描
□ 为统考而教 为统考而学
□ 说,还是不说
□ 一个高三老师的胡思乱想
□ 忧师谵语
下篇 从批判走向建设
教育理想,呼唤理想的教育。正如“教是为了不教”,考试的最高理想,是否可以表达为让孩子不考或者少考?“不考或者少考”的教育,能不能在中华大地上实现?如何实现?“从批判走向建设”以辩证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当前教育的焦点和热点,作出了许多建设性的重构,读之舒人积郁。然而,任何时代的终结,和一个时代的诞生一样,都有一个必然的漫长的过程,它需要更多有志者不懈的努力。我们期待着美好的未来……
◆ 批判:我不得不说
□ 考试时代:你知道我在恨你吗
□ 命题:掀起你的盖头来
□ 应试:苦涩的风景线
□ 作弊:阳光下的悲哀
◆ 建设:让我们荡起双桨
□ “考选”:千年等一回
□ 素质教育:与考试共舞
□ 理想教育:聆听生命生长的声音
□ 心理调适:驶往成功彼岸的船票
后记

本目录推荐